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13

如何透過 feedcat 訂閱 eyewithouts (停用)

Image
不知道為什麼 feedcat 仍無法訂閱成功寄信,目前還是請大家想要訂閱 eyewithouts 最新資訊的,可以直接把 email 輸入在右上方的訂閱表單之中,將會透過 feedburner 即時傳送給大家,直到找到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囉!! 部落格經營到現在已經進入第六年的時間,其中有起有落,大家可以參考我每個時間點寫的相關文章,今天為部落格做了一些重大的改變,除了將使用近三年的版面重新製作套用以外,我也將要把 FeedBurner 改為使用 feedcat ,主要是因為自 Google 併購 FeedBurner 之後,持續都沒有在工具上面進行相關的修正,雖然目前 FeedBurner 功能強大,但在評估之後,仍決定要以持續更新的工具為使用對象,因此改用 feedcat。 在這邊說明使用 feedcat 之後,如果大家要用 email 訂閱 eyewithouts 的內容,請依照以下說明進行: STEP 1 請至網站最下方的左側欄位,找到 feedcat 所屬 button(藍色),將滑鼠於到上方之後,將會彈出一個對話視窗。 STEP 2 其中有一個欄位為「Subscription Service」,至下方 email 圖示旁的欄位點一下,可展開 email 輸入的欄位至最寬,當填寫完畢之後,按下右方 「SUBSCRIBE」 的按鈕,則會跳至 feedcat 頁面,顯示已經訂閱請至 email 信箱中確認是否為您本人的訂閱。 STEP 3 到您的 email 中查看,應該有有一封主旨為 「FEEDCAT.NET: Email Subscription Request」 的郵件,點選進去之後,最下方會有一個連結,點選進入即完成驗證手續,恭喜您訂閱完成 eyewithouts。 雖然現在直接觀看的人數還是比較多,但是我覺得訂閱之後能夠固定收到最新文章的發表,這一點是非常實用的,歡迎大家訂閱 eyewithouts,每一份訂閱以及留言建議都是部落格寫作成長的動力。 photo credit: Tom Paton via photopin cc

為何心想事不成 (閱讀筆記No.015)

Image
從《秘密》一書發行以來,吸引力法則成為心靈成長的一門顯學 ,但對我來說這樣的心靈成長類書籍,都有一個我無法理解的通病,如果我們人生都只能強調正面的事情,那我們該如何處理負面的情緒,這本書的副標題-祕密裡還有十個你不知道的祕密-中可以一窺解答。 李欣頻,是一個文化創意人,許多成功的文案以及知名的企業合作案都出自她手,也是一個豐富的文創作家,更是一個吸引力法則的實踐者,關於吸引力法則其實秘密一書已經講得非常詳盡,心之所嚮,意之所往,動念後則世界的環境會因你而轉變。書裡面,持續的全是祕密的力量,但是這不是我看完書中最大的收穫,而是在面對負面的情緒,這本書給出了祕密中沒有告訴我們的解答。 前往買書 《本站參與 TAZZE 行銷分紅計畫,透過本站連結前往購書,本站將從 TAZZE 獲得 2% 回饋》 圖片來源:www.tazze.tw 延伸閱讀 PS. 打分數:5/5    (值得收藏,以後持續翻閱。)

mindmap draw

imgbox mind42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PS. 打分數:/5    () 閱讀中:。

月收入不到五萬,那就把自己當作投資的最大資本

Image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先生,對於年輕人的儲蓄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一直以來他強調如果薪水低於五萬元,絕對不要儲蓄,以往我們常常看到報導是要投資自己,這次在中興大學畢業典禮致詞之中,他表示要去「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 這一場演講成為近日熱門的討論議題,並不是戴董對於上述的說法有任何的偏誤,而是戴董表示:「如果薪水沒有到五萬塊錢,反而要跟父母伸手要錢。」無形之中,把投資自己以及人際關係網路跟「金錢」這樣敏感的辭彙劃上了等號,隨著各大媒體相繼表示父母有苦說不出, 台積電張忠謨董事長 進一步的詮釋這樣的觀念之下,使這個議題盤踞在社會各階層之中揮散不去。 然而,當我們回頭過來深思這件事情的時候,卻發現這其中出現一個特別的討論點:投資自己需要用金錢堆高嗎? 首先我們把投資自己拆解成幾個部分來看,一個人出了社會之後,在自己可能接觸的層面除了既定的財產以外,還有人脈、知識、工作等四個大層面。而究竟這些東西墊基於何物?或許是帶懂表達不清,也或許是媒體為了話題性而曲解了戴董的意思。這四點並不是完全的正相關,而是有相輔相成的概念。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做《 改變的勇氣 楊應超的首席人生 》,當你翻開書籍誌謝的頁面,可以看到洋洋灑灑近百個中英文的名字,隨後在書中也提到這一路上楊應超分析師是如何受到別人的幫助,透過工作、社會的經驗逐漸建立起人脈,進而擁有了財產、工作以及知識。 此外,近日我接觸到一個很特別的 workshop 團隊,是因為幾個有心的朋友,去找了很多的學校、工作、朋友的資源,我也是透過我大學同學介紹後一步步的認識,才漸漸地瞭解到原來是有這個神奇的一個方式。 沒有人會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即以你的月收入來評定是否值得繼續交往:沒有人會因為你自己月收入不到五萬但是要開始存錢,而覺得不想要跟你建立人脈網絡。 人脈,是建構在你自己過去的經驗,或許是你求學階段的同學,或許是你身邊的一個工作同事,或許只是你在一個組織中遇到的一個朋友。而 一開始,人脈的建立不是靠你自己有多有錢,有多少請吃飯的機會,僅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概念:「共鳴」 。 這樣的共鳴來自於四面八方,可能是你們是同一個學校畢業的,可能是你們在工作職場上有相互接觸的經驗或共同處理同件事情況的景象,可能是你們對於人生的想法有雷同,或者就是所謂的緣分讓你們一拍即合。而這一切,都跟你自己的月收入多少,存了多少錢,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