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
自己當家教當久了有一個很深的感觸,現在的國中生的閱讀能力真的令人不敢恭維。其實我沒有辦法明確的指出關鍵性的原因在哪,而且我自己也不是教國文的(應該很少人請國文家教吧!!),但是看著他們連數學題目都不懂的時候,我一切都只能望洋興嘆,有時候在上課也會忽然不知道該怎麼用中文講課,可是如果全部講成數學的演算,他們應該還沒有大學這樣耐操吧! 其實教了這兩三年數學家教,我深深的體認到 現在的國中生數學不會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的國文能力真的普遍弱化 ,這牽涉到了幾個層面的問題。 一、國文還是我們的官方語言: 既然名之為國文,就是我們國家所用的語文,也因為這樣國家不管任何考試或者教學方向,大部分都還是以國文為主體,至少一些專業科目的考試都是用國文出題的,至少國高中階段是這樣,連考英文都是用國文出題的,當然到了大學不一定。這裡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矛盾,雖然我們教育不斷的減少了國文上課的時數,以及選讀文章的品質,但是卻沒有把國文拿掉,也就是說 我們拿掉的是能力,不是一個項目,如果有了項目卻沒有能力,這個項目反而會變成一種艱深的壓力。 二、因為沒有能力,所以選擇放棄: 這是目前國中學生最普遍選擇的途徑,通常一個數學題目約三到四行,可是對中學生來說,簡單陳述的方式反而沒有辦法讓他們了解題目到底在問什麼,所以因為看不懂題目,我索性不算題目,我最常遇到的小朋友留白的部份他們都只是簡單的跟我說一句話:「我看不懂題目。」可是明明就是簡單的中文字,連查字典都不用也不會用到成語的題目,其實簡單來說 「看不懂」只是他們一種逃避的藉口,選擇放棄理解才是他們核心的概念。 三、不斷疏離下,漸行漸遠: 隨著上面兩種方式, 產生了一個排斥心理之後就會不斷的疏離,他們不願意面對比較有結構性的問題,甚至連一句句的拆解也是希望別人幫他們完成 ,這個時候出現最嚴重的問題是,透過一句句的拆解,我們沒有辦法建構完整的邏輯性思考,但是如果不透過一句句的拆解,那就沒辦法找到一套完整的方式讓他們算完題目,其實我自己知道,他們多半是採用逃避的心態,真的講完題目他們又說好簡單,只是他們不願意看完題目去整理成一條條的算式罷了! 就這樣,大家開始不想要算數學, 我不想看這麼多的文字,因為這些文字讓人頭好痛。 數學題目有一個特性,就是沒有廢話,也因為這個特性數學需要比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背後支持,但是當我們看到國文教育不斷改革之後,這些能...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