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08

台灣媒體對政治人物沒有Honeymoon

Image
這個星期的NEWSWEEK有一則很有趣的報導文章《 A Perennial Press Opera 》,翻譯成中文叫做「一場一再上演的新聞歌劇」,副標題下的也還蠻驚悚的:Be serious! Give us access! The roots of the Clinton-media tension. 這個報導主要是在講說目前美國媒體好像比較不喜歡 希拉蕊(Hillary) ,往往在新聞的處理上面比較偏向負面的詮釋,可是在針對希拉蕊的勁敵 歐巴馬(Obama) ,或共和黨的準總統候選人 麥侃(McCain) 的時候,都沒有下這麼重的手。大家覺得媒體是不是已經開始選邊站了,這篇文章就是在分析這個現象為什麼會產生。 文中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希拉蕊已經在白宮跟新聞界的連結上面出現過八年了,從她先生 柯林頓(Bill Clinton) 執政的八年以來,柯林頓一直都是媒體寵兒,身為第一夫人的希拉蕊也很搶鏡頭,就好像之前的甘迺迪總統一樣,長期的擁有媒體的版面和曝光度。這一點是現在其他參選人沒有的,最大的差別,卻造成了希拉蕊現在在媒體處境的弱勢。 But in the realm of press rela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Hillary Clinton and Barack Obama or John McCain is that she has lived for eight years in the White House and they have not. 【譯】但在新聞界中, 希拉蕊與歐巴馬或麥侃最大的不同在於,她八年的白宮生活曾是媒體注目的焦點,其他人沒有。 文章順著這個原因開始討論起來,中間有許多因素不說,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美國的媒體界面對長期以來都有曝光度的希拉蕊,熟練的新聞操作方式,感到厭煩了,反而是很少跟媒體接觸的毆巴馬讓媒體更有興趣。雖然希拉蕊所提出的政見比較務實,比較有經驗的食物政策,然吸引力遠比歐巴馬所構思的藍圖小, 缺乏實務經驗的毆巴馬提出的政策希望大過於實際,但是最後一句"yes, we can",反而深深的打入了媒體。 上面的影片可以看出,歐巴馬的演說功力是極具有改變(Change)的意味,而且雖然他沒有實際的經驗,但是最後一句"yes, w

匯率直升,有什麼影響?

Image
上面這一張圖是三個月以來台幣的走勢,匯率的走向圖是採用一美元兌多少台幣的方式,所以看法是,如果線形往上,代表一美元能換到更多的台幣,就是所謂的台幣貶值,反過來講,就是如果線形往下,代表台幣升值,看這張圖的線形可以發現,台幣在這三個月以來呈現升值的情況,而且已經升到了一個,很恐怖高的境界。 在談匯率的問題之前,按照總體經濟學的課本,一定要先解釋什麼是「外匯存底」,這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名詞,而且每次公佈之後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排名前面,不然中央銀行跟政府就會被罵的很慘,所以我們先來看什麼叫做外匯存底。 台灣今天有許多出口商,他們生產產品製造出國,然後別的國家廠商會以外幣計價,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就是以美金計價,當然國際通用的貨幣也是美金,這時候我國廠商就會得到外國廠商給予的美金,但是台灣有自己的貨幣-新台幣-並不通用美金(檯面上),國內廠商要把美金換成新台幣,不論是哪一家銀行換取新台幣,只要這個 美金變成新台幣之後,我們的外匯就會記上一筆美金的收入,累積成一個存量之後,就成為我們常講的「外匯存底」。 如果我們不斷的拿新台幣換取外幣,中央銀行要拿出既有的外匯存底給我們,讓我們有外幣可以換取,這就是外匯存底的減少。 在以往我們的觀念會想說,每個月中央銀行都會公佈最新的外匯存底數字,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再前五名之列,以 最新的外匯存底計算我們是第五名 ,在中國、日本、俄羅斯、印度之後,但是依照近幾個月來中央銀行發佈的新聞稿來看,外匯存底多還是少是個很難取捨的問題。 中央銀行新聞稿 97年2月5日發布 (97)新聞發布第024號 外匯存底不是愈多愈好,適量就好。 過多之外匯存底會導致超額流動性,影響金融市場之穩定。各國經濟規模及金融情況不一,最適之外匯存底因而有異。就外匯存底相對國內生產毛額之比率、外匯存底足敷進口月數、外匯存底相對M2之比率及外匯存底相對短期外債之比率等四種標準衡量,台灣外匯存底適足程度遠高於各種適足程度之標準值及18-20國平均值。 本(97)年1月底我國外匯存底為2,728億美元,足敷15個月進口所需。 外匯存底之排名無意義。 這是從去年開始中央銀行才特別說出了外匯存底不是愈多愈好,之前新聞媒體喜歡拿我們的外匯存比增加來說明台灣競爭力提升或者下降,排名來看哪些國家跟我們有相同的競爭機會,但其實最近已經開始引起很多討論,大部分傾向 外匯存底的多寡已經不是重點,重點在

慢不下來的年紀

Image
二十二歲,對一個台灣的學生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年紀,從小到大,經歷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這麼多不同的求學階段,即將在這一刻畫下句點。沒有要上研究所的人就要變成社會新鮮人,那是一個我們出生之後陌生的環境,就好像要推上戰場一般,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刀磨利了沒?槍擦亮了沒? 當學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創造了很多的回憶,我們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度過了很長時間無憂無慮的日子,不用擔心明天天會塌下來,因為比我們高的父母會擋著;不用擔心明天地球不會轉動,因為父母辛勤的腳步,會讓地球繼續由西向東轉;不用擔心明天我們會餓肚子,因為父母的巧手總為我們烹飪每一餐,就這個我們在父母的庇蔭之下,繼續無憂無慮的學生活。 但是不自覺得我們從小孩變成了青少年,又從青少年變成了青年,最後從青年變成了大人。漸漸地,我們變的比父母還要高,開始發現我們比較強壯,然而父母卻老了,如果明天天要塌下,我們應該用我們的肩膀一肩扛下;如果明天地球停擺,我們應該要用盡力量轉動地球;如果明天只剩下最後一口米,我們也會讓父母先吃,因為我們急於要證明,我們已經長大了,到了該自己對自己負責的年紀,二十二歲的生日,就是這麼一個尷尬的日子。 生日其實隱含很多的意義,隨著每個階段不同,我們體會不同的感覺。 十二歲前,像個懵懂無知的小孩,等待著吹熄蠟燭那一刻,許下天真的願望,我想要全世界最好玩的玩具,全世界最棒的電玩遊戲。 十五歲,第一次面對大考的壓力,焦急的度過每一天,連生日都忘記了,吹熄蠟燭的那一刻,想著建中、北一女,或許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十八歲,第一次感覺自己長大,思考著自己到底如何選擇,開始學習對自己負責,一樣的動作,吹熄蠟燭,卻多了一份思考的自己,默默的許下三個願望,或許是學業進步,或許是愛情順利,或許簡單的只有天天開心。 二十歲,欠債要自己負責的年紀,開始跳脫了年輕的瘋狂歲月,第一次面對未來,第一次感覺自己的選擇是有意義的,第一次感覺自己想要做點什麼,很多的第一次就這樣發生在這個時候。 二十二歲,第一次感覺到未來,未來該怎麼走,又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還是一樣的迷惘,以為人生有豐富的歷練,卻還是一樣是個新鮮人,等待邁向前的機會,也等待下一步的指示,跟自己對話,不斷的進行回饋,嚐試在這些過程中,找到一點答案。 到了這個年紀,我們的腳步就再也滿不下來了,除了往前走還是往前走,不再是慢慢的悠遊在校園的

讓我們一起掌生穀粒

Image
上面的照片不是很精緻的禮盒或傳統典雅的名產,如果沒有那張說明文件的話,我想大家可能會摸不著頭緒,但是這是一包「米」,而且這是平裝版,不是精裝版的。出產這包米的公司叫做「掌生鼓粒」,取這個名字基本上就是一家想要位每個農民掌聲鼓勵的公司,也希望在我們品嚐每一包米之後,能夠留下那一份感覺,然後起來掌聲鼓勵。 一家資本額很小的公司,能夠創造什麼? 掌生鼓粒資本額20萬元,每年的生意可以上百萬,單一個季節的禮盒訂購就高達一百萬元的營業額,可見公司不在於他們大小,而在於怎麼經營。 老闆娘是中文系畢業的,之前在做企劃設計的工作,之後決定與老公共同創業,只因為她回憶到了小石後那一段吃到每一粒米的感動,而想要把這一份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 台灣人不喜歡吃麵食,最常見的主食還是米,從小到大我們生活中只要有吃飯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想到飯是米做的,但是其實米有不同的種類、不同的口感、不同的香味,雖然這些都不會被強調,也不會有人刻意的注意到,但是 當我們細嚼慢嚥的時候,每一分感動都值得留下來,因為每個稻穀種植的期間不同、遇到的環境不同,最後風味也會不一樣,感動通常只有一次,端看吃的人是否能夠完整的保留每一份心中的感動。 老闆娘程昀儀自小有很棒的家庭,味覺記憶強的父親,還有手藝精湛的母親,就這樣建構出了愛吃的個性,吃是很平常的事情,卻在偶然的機會之下給予她很大的感動,發現單單一粒米只要用心體會就會有不同的,憑著對土地的熱愛,還有對農業的關懷,發現有商機之後,就進入這個產業。進而開始了解穀物是怎麼一個回事,季節、米種等等,每件不同的事情都讓她有了不同的體會,當然也不是沒有障礙,找不到碾米廠所以自己找地方買機器來碾米,找不到農民提供米等等的情況,都是經營上面面對的問題,隨著一路過關斬將,現在卻也把公司經營的有聲有色。不難發現其中有幾個很特殊的模式。 1. 堅持 :程昀儀自己曾經體會過什麼樣是好吃的米,看著現在市面上許多米商都用外國米混著台灣米來賣給消費者,反而讓消費者沒有辦法好好體會米的美味,雖然價格上獲得了一定的優勢。可 是為了要能夠提供給大家每一次不同的感動,所以他堅持要使用台灣米種,自己親自到農家去尋找每一粒米,自己碾米,自己包裝。 在包裝的材料上面也追求世界關心的議題,沒有一分是塑化材料,全程用牛皮紙以及紙藤包裝(就是照片那樣),直接是個提袋,直接可以拿來送禮。她堅持要做應該做的事情,有機米就

投資中國,台灣銀行的新希望

Image
最近台灣股市表現不凡,經過從高點跌深之後,現在開始往上反彈到整理的格局,是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可是我錯過了,很難再找到好的標的下手,但是等久了總是會有時間是我可以進場的,股市表現的原因一方面是大選行情,另外一方面是政策利多的表現。像是都市更新計畫、開放投資大陸等等,其中被炒的很熱的話題就是台灣金控、銀行可以投資中國的銀行這件事情。 銀行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關係我之前已經在 三通 的文章中提出過看法,認為 銀行透過投資中國銀行的方式,最大的利基在於我們可以掌握那邊台商現有的現金流,不會因為政策的問題讓台商想要找台灣的銀行存錢都沒有辦法,另外一方面由於這些銀行的盈餘也會透過稅收的方式移轉回台灣政府,部份可以解決台灣把錢都給別人賺的情況。 在銀行的經營之上,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存款,存款透過央行所制定的準備率之後,可以創造貨幣乘數*(money multiplier)的效果,間接的透過貸放增加貨幣供給,進而刺激景氣繁榮,雖然過度的情況可能會造成不正常的通貨膨脹,但是正常的情況之下,反而是能夠使經濟活絡的經營模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現金流」(Cash Flow),要能夠有足夠的存戶才能夠為銀行創造更多的貸放資金,也才能夠透過貨幣乘數的效果將市場資金放大。 但台灣存在一個先天的弱勢:市場太小。 雖然台灣富有的人很多,但是台灣的市場太過狹小,我們能夠提供的存款非常的有限,而且台灣金融體系中有兩個很特殊的金融機構,一個是郵政公司(前身為儲金匯業局)以及農漁會信用部,因為市場小,分行在非都會區的成本提高,真的能夠進入每個地方的金融機構以郵局和農漁會為主。但這部分能夠創造的貨幣乘數極小,郵政公司是不能夠有貸放的行為,最多只能夠透過郵政儲蓄基金進行投資,農漁會信用部能夠貸放但就業務面來說,與銀行差異甚大。 分行設置在非都會區成本過高,造成了台灣能夠獲得的市場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狹小 ,利差是重要的獲利來源,但由於市場艱困,競爭的對手又多的情況之下,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等手續費反而成為了銀行競相爭取的情況。 另外一方面是台灣銀行密度太高,沿著市場小的情況來看,台灣能夠進行存放款的機構(含銀行、信託公司、農漁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郵局等)高達了上百家, 餅本來就已經不大了,更多人來分的情況之下,當然也變的更小了。 二次金改積極的推動銀行、金控整合主要也是希望能夠提昇國際競爭力,排除台灣金控(全官股)以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一直很想要跟大家分享這個節目,之前我說大學生缺乏國際觀的時候也談過這個節目,會看這個節目是因為我個人很喜歡陳文茜,先不論她個人的黨派立場或者在政治界的歷史背景,我覺得她是個聰明而且言之有物的人,至少我看她的書還有世界周報這個節目,可以獲得很多東西。 很多人在台灣都會有個困難是不知道該怎麼去跟國際接軌,CNN是個好方式,可是看CNN其實很累,聽力是個很累人的訓練。其他像是帶狀新聞最少會有十幾二十分鐘是國內的新聞,這樣空間其實是被壓縮的,而用新聞式的方式播報,感覺又不夠深入,但這些問題可以透過文茜世界周報解決一點,記得當初這個節目開始的時候,就是希望每則新聞最少要能夠超過100秒,甚至是長達三分鐘,希望能夠把事情講清楚,而這個想法也是我一直覺得這個節目很好看的地方。 如果大家對於國際、大陸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節目喔!我也會不定期跟大家分享,我覺得很棒的幾則新聞。今天跟大家分享四則新聞,影片下面就附上我個人小小的感想。 每週六日晚上九點五十五至十一點中天新聞台(52頻道)。 有時候簡單的東西最可以打動人心,因為那些東西太過平凡,平凡到我們覺得不怎麼稀奇,可是誰也不會料到,那就是我們的生活,一種簡單的付出,一種單純的感動,在每天煩擾的生活中,我們都在嘗試找到一份最真的感動,或許透過許三多,我們又重拾自己初生之犢那簡單、滿懷報復的心。 人永遠不會知道上帝什麼時候會站在自己這邊,記得小時候都會有個夢想,只是可能長大的過程不斷的挫折讓我們喪失了自己追夢的希望,Paul Pots很幸運可以透過舞台,讓大家發現自己,不是因為亮麗的外型,是因為那們單純的享受在音樂之中的靈魂,舞台讓他重新找回了對自己的信心,也讓他能夠回到小時候那們單純甜美的回憶,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千年古城可以帶給人們什麼樣的價值,去年最熱門的養老之地麗江,透過現代的行銷方式,不斷的融合在重新出發,進而創造了簡單卻豐富的生活,品一口紅酒,看著中國古老的美景,是一種文化上的衝突,卻當甜甜的酒流過自己的咽喉之後,忽然一股嗆勁,讓整個衝突被衝的消弭,背山、面海有如人間聖地。 人不得不屈服在歷史之下,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怨天尤人,有時後感嘆著生不逢時,有時候想著很多無謂的事情,卻是最有意義的度過每個記憶,記憶很沉重的名詞,想起來太痛,忘記了又怕那天回來,就這樣持續的等待,等著等著,盼得到那心目中的人嗎?或許已經有了不同的命運、不同

2008大選: 牛肉端出來,我們還是需要刀叉!

Image
隨著台灣總統大選時間漸漸逼近,大家對政策性的議題不斷拋出,有鑑於大家詬病執政黨民進黨的候選人為什麼要等當選才做,現在已經有很多候選人的政見先行被行政院執行了,就像是這次的減稅方案。 行政院二月推動大規模的減稅方案 ,並且提出未來對減稅的規劃,而 馬陣營部分也提出了未來將要進行減稅措施 , 這次的減稅政策,從表面看來好像是真的貼近了人民的生活,但沒有看到減稅政策之後長遠的規劃。 最近新加坡政府進行全民分紅的政策,讓我們自比為四小龍的台灣許多人眼紅,認為為什麼新加坡就可以做到大家一起享受政府的盈餘,台灣政府還是沒有辦法做到,更何況新加坡只是蕞爾小國,台灣在土地面積、產業優勢上面應該都略勝一籌,很自然有人會直接聯想是不是政府沒有好好的管理台灣經濟,但這樣的聯想其實不太正確。 沒有錯 新加坡是小,但是也因為他們小所以他們辦法創造政府盈餘,新加坡基本上是個城市即國家的國家,所以他們在財政負擔遠不像台灣這麼多 , 至少他們可以不用負擔國防費用,第一他們鄰近的國家對他們沒有威脅,再來馬來西亞也會部分負擔保護新加坡的責任,台灣四面環海,必須要多出一比國防費用的支出,而且通常國防費用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另外 我們也可以看到新加坡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他位在印度洋跟太平洋之間的要道海峽,也可為他們帶來不小的商機,支出比較少,當然可以有更多的盈餘,所以他們能夠取消遺產稅等等稅負,這種全民分紅的概念很像企業治國,但是必須要有一定條件的國家下才能夠真的實現。 台灣的情況不同,實際上政府還是呈現赤字的情況,是因為我們要負擔的很多,但是我們的收入很少, 政府財政收入最大且比較穩定的來源是稅收,不過台灣稅收在國民生產毛額(GDP)不到20%,相較於其他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我們的稅收比例甚低 ,北歐的社會福利國家維持在40%水平左右,美國、英國等先進工業國家也都可以保持在25%以上的水準,由此可以知道,我們的收入非常的少。 很多人說說台灣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況,至少現在國家的大型建設已經相當的少了,從臺灣高鐵完工之後,機場捷運也遲遲未有下文,而且離開了大都會區,要能夠找到基礎建設的大興土木,已經不多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去讓政府能夠做更多的事情,排除掉對大家影響最大的所得稅不談,其實更大部分的原因在於我們租稅減免措施過於「豐富」 ,在台灣經營金控(金融控股公司)基本上不

讓我再次介紹我自己:陳冠希

Image
在您看文章之前,我先跟你聲明,我的論點您可能會不喜歡,或者是大多數社會上的人都不會喜歡,但是這是我的BLOG,一個容我撒野自以為的地方,所以請您見諒我發這篇文章。 這不是一篇樂評,也不是想要要介紹一張唱片給大家,而是我覺得陳冠希這次是否未卜先知,先發了一張專輯跟大家說『讓我再次介紹我自己』,然後社會徹徹底底的用了超級放大鏡來檢驗了他自己。透過這次的照片事件,我想陳冠希被迫真的重新介紹了他自己,週四,陳冠希在香港召開記者會,宣佈退出香港演藝圈(可能移向海外發展吧!?),然後不斷的大家道歉。但我個人認為, 他真的錯絕對不是因為他拍了這些照片,錯在他沒有好好保存這些照片,錯在他不夠勇敢在第一時間面對,錯在他沒有勇氣跟大家完完整整的介紹他自己。 我覺得自拍沒有什麼是可以或者不可以的問題,可是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行為,我不知道這些很多人是指什麼,但是我覺得社會上應該還沒有保守到覺得裸照是一件很可恥非常可惡的事情,也沒有超級強的公權力可以介入個人生活認為這個人不應該有這種舉動。 如果拍照可以增加兩個人在相處上面的情趣,這樣拍照片跟兩個人去情趣用品店買個情趣的玩具有什麼不同,但是當媒體在報導這次的事件,全部都用負面的詞語來解釋,說「慾照」、「心理創傷」等等的詞語來形容照片跟陳冠希這個人,但是這些詞與都不是中性的,反而傳達出來了負面的評價, 媒體是很重要的資訊接收工具,大家也會很自然的接受到這些情緒,最後將媒體的情緒跟自己的情緒連動之後,認為這就是一種變態、不道德的行為。 這些人一定會說這種公眾人物本來就應該要能夠嚴以律己,身為社會上的偶像,應該要能夠建立一個好榜樣。這句話的論述都沒有錯,但是這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價值規範,可是我們這樣判斷的時候公眾人物是否就沒有生活權,他們不能夠像普通的人一樣生活,只因為他們帶給大家很多希望、歡樂、憧憬。偶像一定上的定義就是會給人一個崇拜的對象,背後的基礎在於我們覺得這個人很值得我們崇拜,或者是我們很喜歡這個人的特質、優點。但是這些東西不應該把人「神格化」,他們就算是偶像,也還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一個普通的人可以尋找讓自己開心的方式,或者連下紀錄的方式,我們不應該對這種行為有所抨擊,有人會說這是他們成名的代價,可是我始終認為這是不公平的,畢竟代價是要犧牲生活,我想任何人都不願意,自古以來 「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每

重新定位台灣:文化價值

Image
1055~1056合刊本的商業週刊有一篇文章是麥肯錫台北分公司黃偉權總經理暨董事發表的文章《亞太經濟勢力位移下的台灣定位》,文中提到了台灣新的定位有五個層面:金融、高科技、人才庫、醫療事業、高級製造中心。這篇文章是比較偏於產業面的情況所寫的,所以這些產業大概都是大家心目中現金收入很高,或者是能夠有很明顯經濟貢獻的一些產業類別,不過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面向來看台灣定位。 台灣近三十年來都是集中在代工製造(從加工出口區到現在半導體代工等),但是隨著中國興起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優勢,台灣以前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喪失,不過近年來高科技產業也使台灣有科技王國的美稱,從台積電上市(在股票市場掛牌)以來電子已經強領台灣產業十一年,雖然優勢上大致保持,但是低毛利率的代工,造成了台灣產業不得不轉型。 台灣身在亞洲,最近亞洲的新興市場以及工廠逐漸取代台灣的位置,台灣整體產業環境必須要重新調整,這也是為什麼黃總經理撰文論述台灣價值重新定位的重點,但是我覺得黃總經理所言都太過於偏向高價值的產業面,不過台灣目前還是有其他可以發展的產業這邊文章中並沒有提到。這也是我上篇文章所言 雲門舞集的一場大火,燒出文化弱勢的問題 ,卻還沒有辦法燒出政府政策面的關心。 其實台灣除了這些高價值的科技業、醫療業等等可以發展以外,更應該關心能夠帶來更多周邊效應的產業,例如觀光以及文化產業。 其實 觀光跟文化產業某種程度上是一體兩面的,一方面如果台灣能夠成功打造文化產業,進而就可以增加觀光客的人數 ,從文化產業出發,觀光客可能是想要台灣看看台灣的古早味,享受台灣文化裡面特有的美食小吃,或者只是想要來看看雲門舞集、表演工作坊的排練情形。 從文化的角度吸引觀光人潮之後,可以把觀光的餅做大,進而讓他們去別處更有高商業價值的地方,例如精品街、百貨公司、免稅商店,如此也可以創造更大的利潤。 我們先來看看文化成功塑造產業觀光風潮的幾個明顯案例。 南韓跟台灣一直定位在競爭的關係之上,之前都是亞洲四小龍中,不過近年來南韓好像有逐漸超越台灣的趨勢,南韓跟台灣的工業環境太過類似,雖然他們是以國家扶植的大型企業為主,台灣的整體動能靠中小企業帶動,但他們對於文化的支持更是不遺餘力。除了我們之前所熟悉的大長今、藍色生死戀、愛在哈佛等韓劇風潮之外,對文化的另外一面發展的更是完整。 亂打秀(NANTA) 是這幾年南韓觀光的一大賣店,亂打秀從名字看來就

一把火燒出台灣文化弱勢問題

Image
鼠年開工之後的一場大火,把台灣的驕傲「雲門舞集」八里排練場燒個精光,如果硬要說一句成語的話就是「祝融肆虐」,不過這次 祝融 這個火神除了帶來真實的火焰之外,也燒起了人們對文化觀注還有政府政策不均的怒火。很少人會知道在每年上百場公演的雲門舞集,其實他們的排練場是一個違章建築,是一個冬不暖夏不涼的鐵皮屋建築,從來沒有人知道他們華麗不失扎實的舞蹈是誕生在我們認為鄉間的貧困建築之中。 這些,以前都沒有人知道,大家連看這棟建築最後一眼的機會都沒有,就這樣,上天給了雲門舞集和林懷民一場嚴峻的考驗。 我要說在前頭我沒有看過雲門舞集的任何一場表演,一來是因為我對於舞蹈藝術的理解程度真的不夠,我看過舞蹈展出,但是我看懂的部份其實非常的少,為了不要浪費這一張票,所以我很少看舞蹈展演。但是我基本上一年至少會參與五場或以上的藝術演出,對我來說這是很必要的事情,可能是一齣舞台劇、一場演唱會、一場發表會、一場音樂會等等,因為我覺得藝術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就像看書、寫文章一樣,遠比學習很多理論派的知識重要許多。 回頭來看這次的雲門舞集祝融事件,看了最近這幾天的評論,我發現大家都說,政府對藝術團體的補助太少了,很多人都在罵政府,對藝術團體的補助每年不到政府支出的萬分之一。 我跟大家立場一樣,我覺得政府應該要補助藝術團體,畢竟在台灣的藝術市場過小是一定的,政府必須要保護這個產業,但是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反而被忽略了,而且是跟我們切身相關的事情。 (晚一點再回來討論文化產業) 在我們罵政府之前我們先問自己:我們怎麼衡量自己國家的國力、經濟?如果大家有學過經濟學就會直接的說 GDP 跟 PPP , 通常我們最常講的還是GDP來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強弱 ,而PPP大多是用來表示國家人民的生活水準程度如何。讓我們延續這個概念看下去。 先來解釋GDP是什麼,GDP全名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文可翻譯為國內生產毛額(總值)。根據總體經濟學的定義: 國內生產毛額(GDP) = 私人消費(C) + 投資(I) + 政府消費支出(G) + [出口(X) - 進口(M)] 。 只要有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都可以使GDP增加,而只要GDP成長率高,維持在高的水平,我們就可以說這個國家的國力強大,佔有世界經濟的很重要的角色。 不可否認這是個簡單的衡量指標,近年來中國GDP成長快速,成長率

權力風暴:一場羊入虎口的遊戲。

Image
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太多,英文本名叫做 Lions For Lambs ,直接的翻譯方法就是一堆獅子給一群羊,要翻的深刻一點就是說「一群被羔羊率領的雄獅」,最白話的方式就是勇敢的美國人被無知的美國領導者盡情宰割。這部電影就像片名一樣,整部電影環繞在「戰爭」這個話題上打轉,不管哪一個角色、場景一定要跟戰爭議題扯上關係。 這是我看過最簡單的一部好萊塢電影,電影畫面轉換的很快速,有三個主場景,然後大概轉換三次,但是沒有大型的爆破或者華麗的特效,每個場景的重點是「對話」,記者珍妮羅絲( Janine Roth , Meryl Streep 飾)跟參議員賈斯柏( Senator Jasper Irving , Tom Cruise 飾)的對話、大學教授史蒂芬(P rofessor Stephen Malley , Robert Redford 飾)跟學生的對話、兩位投筆從戎的大學好友在站場上的對話,就是透過這些段話不斷串起這部點電影的每個元素,也企圖把伊拉克戰爭背後的運作,完整的呈現在所有觀眾的眼前。 但是也因為沒有大場面,所以電影完全沒有爆點,但又不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推出,所以想必找來大牌演員也是必然的,不過不得不稱讚一下,雖然這部電影的對話非常的平淡,甚至可以發現電影裡面的對話就是一種訪問、報導,會發生在我們週遭的那種情況,可是三位主角能夠在平靜的對話中,把對話的每個表情做出來是很厲害的,透過簡單的對話、訪問,其實 背後是直接給我們看到每個角色所帶有自己的堅持,還有過去的思考,以及想為國家做點什麼的心情。 電影背景架構在伊拉克戰爭,這始終是美國的禁忌話題,卻也是美國最大的權力角力戰場,從2001年 911恐怖攻擊事件 之後,紐約世貿雙子星大廈就這樣在全世界上億雙眼睛的關注下,磚瓦無情片片飛落,隨著陣陣的尖叫以及啞口無言,消失了。但是也激起了美國的愛國心,還有全世界對 恐怖主義(terrorism) 強力的抨擊,挾帶這兩股力量美國開始發動「戰爭」。 2001阿富汗戰爭 , 2004年伊拉克戰爭 到底是一場合裡的保衛國家之戰,還是一場不合理的權力鬥爭工具,不可否認恐怖攻擊、反恐戰爭是讓 小布希(George W. Bush) 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時間到了現在,大家反而認為這場戰爭一開始就不合理,甚至可能就是另外一個 越戰 ,美國人現在對戰爭感到不舒服,希望能夠請美國大兵回到本

2008大選: 明星牌真的有效嗎?

Image
美國跟台灣選舉正在最關鍵的地方,一邊是要決勝負最後出線的人是誰的初選,另外一邊再一個月就要舉行的大選,選戰如火如荼的進行,每次碰到選舉都會出現很多一樣的地方,像是大家只要抓到一點小尾巴就緊咬不放,或者是針對對手某些特質進行攻擊等等,還是強打自己有多好,別人有多糟糕。這些都是選舉常出現的情況,另外有一個情況我覺得值得討論看看,是每到選舉之時,大家就開始希望很多人來站台,我們排除掉一些原本就已經跟政治牽扯很深的人物,另外一部分我稱他們叫作明星牌。 為了要能夠更清楚的界定我所謂的明星是什麼,我先來說一下明星牌中的明星有幾個定義: 1. 在社會上擁有知名度 :既然稱為明星,最少要能夠被媒體叫出名字的人,但有鑑於現在媒體太過於神通廣大,連嗆聲的人都可以找到叫作阿珠跟查理,所以應該要能夠再限縮一點明星界限, 我覺得在社會擁有知名度必須要是能夠被社會上部份的人叫出名字的人,或者是別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可以直接聯想的人。 像是台灣的四大佛教派別法鼓山、中台禪寺、佛光山、慈濟,分別就有聖嚴、惟覺、星雲、證嚴這些法師,我覺得這樣的程度才能夠叫做他們是個明星,或者是企業界相關人士例如宏碁施振榮、台積電張忠謀等等。 2. 原先的政黨傾向不明顯 :承繼第一個條件而來,如果他們一開始就非常明顯的有所支持對象,我覺得他們就不是列入明星牌之中,因為既然他們自己心中已經有定見了,呈現在政治運作上面,能夠發會的效果已經十分有限,如此這些明星能夠在選戰中產生變遷的能力,或者是他們背後擁有的人氣、支持度已經不能稱之為完全中性的存在,那這樣來說實際上就沒有所謂的明星效應,反正支持誰早就已經決定了,對選票的影響程度當然很小。 3. 有可見的支持族群 :這句話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可見」,如果他們具有一定的名氣,但是他們後面的支持群眾是隨時都在變化的,這也不能算是一張明星牌。如果這個明星後面所有的支持群眾是不可見、變動性很大的,或者認同感很低的,對選舉策略來說也不會是一張明星牌,可能這麼明星在某領域表現特殊,獲得大家的關注,但是談論到政治領域或政策層面可能這些支持群眾並不會跟隨,這時候這些支持者也是不可見的類型之一,但是這些 支持者不會是盲目的跟從,是一種能夠被說服的群眾,一種出於主觀價值的認同。 在界定完之後,我會說很多我們認為的明星牌其實實際上一點效用都沒有, 因為在政治選舉中明星牌的定義跟我們認為社會上的明星不

微軟併購雅虎,Google有什麼好睡不著的?

Image
這個話題已經吵很久了,第一波的收購消息已經在前幾天Yahoo!正式回絕之後,宣告落幕。但是我不是要討論併購會成功或失敗,現在大部分的評論都還是認為Yahoo!如果要嫁,丈夫還是Microsoft為第一名,我能力目前還沒有辦法看出真的假的,但是大家都這樣說,那就參考看看。 但是這次我們來看三個公司,分別是Microsoft、Yahoo!和Google。 1. Microsoft ( MSN ) 我想只要家中有電腦的大部分都會知道微軟(Microsoft)這個公司,微軟在跟IBM合作推出DOS系統之後,直到現在一直都是 作業系統(OS) 的霸主,能刮過半的市場佔有率,雖然近年來 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 軟體 LINUX 有漸漸瓜分市場的傾向,但是就使用習慣的改變仍然緩慢的情況之下,Windows系列還是會獨占鰲頭。但是也因為獨霸的局面,讓Microsfot跟當年的SONY一樣呈現慢半拍的局面,Web1.0末期才推出自己的入口網站(MSN),最近好像已經要改版 Live.com 主打搜尋引擎,但是這項技術已經遠遠落後現在主要市場佔有率的Google了,但 我認為網路從來都不是Microsoft的主要收入來源,推出網路服務網站也只是告訴別人這個獲利模式我也要沾到邊,就目前的營收來看,賣軟體才是Microsoft才是最主要的營利模式。 2. Yahoo! 楊致遠(Jerry Yang) 和 David Filo 共同創辦的網路服務供應商,從入口網站和收尋引擎開始起家,在1990年代網路服務剛興起的時候橫掃千軍,幾乎搜尋引擎的代名詞就是Yahoo!,不過 隨著末期Google異軍突起,反而成為了搜尋引擎的弱勢,但是在多元化的網路服務上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主導地位,尤其是在亞洲地區的商業服務之中,台灣併購奇摩站之後一直都是台灣最主要的商業網路服務供應商,台灣、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少數沒有被其他網站攻破服務的市場 (其他地區拍賣部分已經輸給 eBaY ),但是近年來因為受到Google的衝擊反而造成股價連連下跌,2007找回創辦人楊致遠回鍋執行長,仍然無法挽回弱勢的局面。 3. Google 這家公司說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介紹1999年創立,2004年NASDAQ掛牌之後,大概是我看得到飆最快的股票,從一百多飆到天價七百多,目前還是維持在五百美元以上,看起來是最有潛力的網路產業。

從美國大選看歷史對人的影響

Image
這一期的Newsweek有一篇文章,是知名的記者 Fareed Zakaria 寫了一篇報導《 The Wrong Experience 》我一開始看到標題不知道是要講什麼,不過因為報導短短的就拿下來看了一遍,後來才發現原來這篇報導是在講美國大選裡面的候選人背景,主要聚焦在 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 和 歐巴馬(Barack Obama) 兩個人身上。 因為共和黨的 小布希(George W. Bush) 執政八年下來,美國人民這次想要在投共和黨的意願比較低,所以大部分在討論美國大選的時候,也都在討論民主黨的初選,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民主黨呈現拉鋸戰、互有消長的局面,可是共和黨大致就是 麥侃(John McCain) 一路遙遙領先的局面,所以民主黨自然獲得較大的關注。 文章主要討論Hillary和Obama兩人的政策不同,其中指出了兩人在面對古巴問題上的政策不同,並且去解釋兩人政策不同性的背景,至少在外顯層面兩人是有不同的方式。 Cuba policy is a microcosm for this difference in attitudes. Obama has spoken in favor of a proposal—made by Henry Kissinger, George Shultz, William Perry and Sam Nunn—that in order to get the world more serious about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begin to fulfill its end of the treaty and reduce its own nuclear arsenal. Again, for all I know, Hillary Clinton agrees with this approach. But she won't say so. Her long years of experience—in the 1970s, 1980s and 1990s—warn her against such audacity. But the world has changed so much—the

我為什麼要寫Blog - 後話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PS.

我為什麼要寫Blog - 經濟商業篇

Image
圖片來源:http://www.solar-i.com/101n5.htm 延伸閱讀 PS.

我為什麼要寫Blog - 社會篇

Image
上面這張圖是著名的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這個還蠻常用在很多地方,不論是政治學、經濟學或者是社會學,但是深思熟慮之後會覺得,這個分析的金字塔,其實很簡單就說出了社會學門中最重要的主體「人」,對於需求(needs)的幾個階段。(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翻書,或者點連結進去wikipedia就可以看到囉!!) 人是被鑲嵌在這個社會之中,所以人的生活一定需要跟社會互動,可是社會每天都在變,身為主體的人也是每天都在變,既然如此我的簡單想法就是要「記錄」,我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每天的變動都不一樣,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話題產生,每個話題或許會引起我的興趣,或者不會讓我有任何感覺,對我而言沒有任何感覺的話題基本上就沒有意義,所以也不需要討論、紀錄,但是對我有意義的那些話題,其實是會引導我進入思考的,但是我個人的大腦容量實在不大,尤其是帶點健忘症的傾向。所以,我決定寫下來。 決定要寫下來又會面對到一連串的問題,首先,究竟什麼是我認為有用的東西?這完全都是我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但是要分享就要有承擔的勇氣(我沒有要選總統),所以我決定這個問題,就全看我個人想怎樣就怎樣吧!再來就是既然是面對社會事件,感覺一定要弄得很灑狗血才會有人要看,但是這向來就不是我的風格,所以我決定繼續霸道,呈現一種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反正我不能說我客觀,但是我一定不灑狗血(因為我怕狗)。 不過因為我對社會上的思考每每都只是曇花一現的樣子,這樣要記錄下來其實很難,更何況我給自己的使命是要打長的文章,所以更難。但如果因為困難就放棄的話,就太失去我原本的風格(其實我個人沒有什麼風格),所以既然如此就打下去吧!結果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事情還是可以被我啦哩啦雜一大堆,變成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 記得我剛開始打社會觀察類的文章是從一個網路事件開始的,那天不知道為什麼逛到一個很有趣的網站,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叫做「BlogBlind」,是我在Web2.0的年代看到生命最短的一個網站,應該不超過一天吧!主要是因為很多人在上面的Tags發表不堪入目的言論,但是那些被套上Tag的站都視赫赫有名的,有一些反應比較激烈的站長就跳起來開始反擊,甚至還打算提出告訴,對於一個小小的個人來說,真的是莫大的壓力,只好收場。 從那次開始我就把我的Blog漸漸的加入一些我

2008大選: 政治人物不應該買股票嗎?

Image
謝長廷先生在1月27日登記參選時,直接宣佈了 三不二沒有 的政策,我覺得這個政策針對性太強,大家怎麼評斷他提出來的宣誓性政見,我也有我個人的評斷,但是我覺得有一項可以拿出來討論的,就是謝先生提出:「他與家人將不從事任何的股票買賣行為。」有人說這一項宣誓是左分陳水扁,右打馬英九的強項。 政治人物應該不應該買股票,這是個好問題,政治人物包含了立法委員、縣市長、地方民意代表、總統等等,這邊限縮在經過人民直選出來的首長或民意代表, 這些人因為是透過民意出線,所以自然也需要受到全民的監督 ,不過因為全民監督不可行性,所以才會有間接監督選舉民意代表的方式,不過背後都是挾帶民意,所以自然需要做事情的時候照顧到全民的觀感。 究竟這些政治人物能不能買賣股票,我覺得應該是從陳水扁擔任總統之後才出現的大問題,畢竟在前幾任總統我還沒有看過媒體這麼樣報導總統及其家人的股票交易,因 為其部署以及家人涉及內線交易的行為 ,涉及不代表犯罪,至少我不是法官也不是檢察官,沒有調查以及判決的權力,我的資訊都是來自新聞媒體,但 我個人的立場在於我絕對反對內線交易,但是我絕對贊成政治人物參與股票交易市場。 內線交易 有太多定義跟認可的空間,不過主要就是能夠掌握內部資訊的人如果故意再資訊未公開之前進行股票交易,並且牟取暴利的話,就有可能構成內線交易刑責 ,主要規範在我國 證券交易法 中。 第157-1條 下列各款之人,獲悉發行股票公司有重大影響其股票價格之消息時,在該消息未公開或公開後十二小時內,不得對該公司之上市或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之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買入或賣出: 一、該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依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受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 二、持有該公司之股份超過百分之十之股東。 三、基於職業或控制關係獲悉消息之人。 四、喪失前三款身分後,未滿六個月者。 五、從前四款所列之人獲悉消息之人。 違反前項規定者,對於當日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人買入或賣出該證券之價格,與消息公開後十個營業日收盤平均價格之差額,負損害賠償責任;其情節重大者,法院得依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人之請求,將賠償額提高至三倍;其情節輕微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 會有內線交易法規是因為在任何市場中都會有 資訊不對稱 的問題,在公司內部人士或者相關人士很容易掌握到其他人不知道的訊息,只要在這個時間點上

我為什麼要寫Blog - 政治篇

Image
在台灣我想很多人都討厭討論政治,一方面是因為電視新聞每天有一半的時間以上都是政治,另外一方面是台灣政治看起來是不值得討論的議題,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認為的,台灣的政治環境很特殊,我們的意識型態問題不是在於左派或右派的認同,而是在於一種很特殊的本土認同之上,但是這個議題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一點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因為我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中華民國這個國家。 既然要說說看政治文,我還是先表達我的立場好了,省去大家猜的時間,也可以讓跟我立場不同的人選擇要不要看下去。我挺藍的,原因沒有什麼原因,因為我家都是挺藍的,但我不是本省人,也不是閩南人,我是「客家人」。說真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要把自己的族群歸類在哪一個派別,但是社會上普遍都歸類在藍色的那個版快之中,但我自己挺藍不是因為跟社會上隨波逐流,而是我有自己思考判斷。 現在網路上大概有幾千萬的部落格,至少也有百萬部落客的存在,在台灣我就不知道有多少的比例了,可是很多人都很討厭在Blog上面有政治文的出現,更何況是自己打政治文PO在上面。以前我看的政治文大概有兩種東西,一種是背後挾帶意識型態極為明顯,另外一種是真的純粹來開砲的,不可諱言的這兩種政治類的文章非常有市場,反正台灣這個社會本來就只有兩種意識形態為主流,只要打重一個主體就可以有很大的流量,這種文章不難,力挺或者是狂罵就可以有市場,但是對我來說這些文章我沒有辦法建構出來。 因為我個人覺得現在看到的政治都很爛,另外一方面是現在的媒體隨著炒作也很爛。我自己是學政治的(應該有人知道),我最記得當我說出我念政治的時候大家露出的懷疑的眼光,然後接下來就有很重要的問題:「你以後要做什麼?」說真的已經回答到很無聊,我都會說我要當政客跟奸商,再無聊一點的時候,我會直接回答我要當總統,記得投我一票,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卻是個好問題。 究竟讀政治的在台灣能幹麻,講句實話我不知道,但是相對的其他社會學門讀出來能幹麻,我想也始終是謎。台灣是個很奇怪的政治環境,也因為奇怪所以可以好好的來說說,或許大家都沒有接觸過政治理論等等,通常我們對政治的了解都是透過電視媒體在跟我們解釋,或者是政論節目裡面的來賓講出來的資訊,那些資訊有沒有偏頗,說真的多少都有,就算我寫的文章資訊也會有一些我要故意去遺漏,畢竟要能夠保持完整必須要做一點取捨。 我不常看政治節目,因為有些言論我聽不太下去

我為什麼要寫Blog - 楔子

Image
寫文章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更何況對一個每天還有課業壓力、打工需要面對的人,更是特別的感覺倉促、匆忙。寫一篇文章要花多久時間,我不清楚別人的狀況,但是對我個人而言可以分成好多種文章,我大概需要花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不等,其中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網路上亂逛,不能否認我是一個非常沒有定性的人,如果有電腦網路然後我必須要坐在電腦前面的時候,我一定都會不斷的亂逛,要我從頭到尾打文章都不間隔或者休息,有點困難。 我一直覺得就我個人目前的創作量而言,對這個主題一點立足點都沒有,我不像 mr6 或者 西恩潘 兩位大大在忙都會跟讀者分享當天的觀點,我也不像 Mr./Mrs. Days 裡面幾位的大大可以講出很專業具有高水準的文章。更重要的是我從開始認真想要寫Blog到現在大概只兩個多月的時間,我一直以為我要等我寫滿了一年之後才有這個權力跟大家說為什麼我要寫Blog(很怕自己堅持不到一年)。 我一直都是被大家稱為很厲害的人,被老師看作還不賴的學生,打工的時候也被視為還算稱職的工讀生(雖然是家教),但是我從來都不這樣覺得,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了不起,應該都是大家對我的客套話(不要說我太客氣),所以我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到底能夠做到哪裡,就這樣開始回到了我很久沒有碰的文字領域上面。 跟網路的結緣是一段很特殊的過程,我碰網路的時間開始的很早,寫網頁的時間也開始的很早,大概在小學(約莫10年前)一個還沒有IE(這不是明朝喔!!)的年代,Netscape還活的好好的年代,瀏覽器很難用,寫網頁需要用HTML(這不是清朝喔!!),Dreamweaver都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大概俗稱的web1.0吧! 然後一路慢慢過度到互動式的網頁CGI、ASP等等,我都碰過一點,那是個還很閒適的國高中年紀,到了大學看著瞬息萬變的年代,我也就慢慢的不碰網路了,主要是因為自己不是學資訊類科的,所以對於那些一日多變的程式語言沒有太多的時間學習,就了也就決定「放下程式、立地成社會科學人」。 介紹完了無聊的歷史(上面跟我要寫的主題看起來一點關係都沒有),來說正題吧! 我寫Blog時間也很早,大概台灣有名字的部落格提供者我都申請過,也自己架設過,外國的也有申請過幾個,現在倒很多了,但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成為一個業餘喜歡在Blog上面發表文章的Blogger,因為寫作通常都是我的興趣,並不是為了什麼而寫,但也因為這樣我的大腦面對寫文章的時

有味道的中國節慶

Image
身為華人真的很幸福,跟著現代化、西方化的潮流放假之外,還多出了很多額外的假期,雖然經過了很多次的改革,但是傳統三節「春節」、「端午」、「中秋」我們還是一樣比別人多享受了很多假期。 中國的節慶是有味道的,春節讓我們回味起甜甜濃濃的年糕香、煎的焦香的蘿蔔糕、美麗綻放的發糕,還有小朋友最喜歡在過年時候放鞭炮,流露在空氣中那一絲絲火藥味;端午節讓人不自覺的回想到了帶著糯米、粽葉香味的粽子還有雄黃酒配上艾草的特殊「辟邪」氣味;中秋節空氣中自然會飄來從暖暖烤箱出來的月餅香氣,還有那甜甜可是皮卻很苦的清新柚子香味,當然不可免俗的,許多人吃完柚子之後所製造的二氧化碳,彷彿也跟著我們慶祝中秋團圓夜似的,不僅拍手鼓掌,還提供了這個季節多了一點味道。 不過這些中國節慶的味道,其實都只是簡單的點綴著最深層的感覺,不論任何一個節慶,不論在哪個地方,都有一種濃的化不開的味道,我們因為這個味道而感覺到每個有華人的地方都是我們家,感覺到我們回到台灣就有人親土親的味道,感覺每呼吸的一口空氣都在認可我們的加入,那就是「人情味」。 因為親戚住的遙遠,所以我們有了返鄉的困擾,說這件事是個困擾卻因為高速公路跟汽車讓這個困擾不在如此嚴重,用四個輪子代替了我們全家人八條腿,帶著我們去巡訪那我們懷念的人情味。 我一直覺得台北是個很特殊的城市,我們稱自己為台灣的首善之都,好像故意要把首都兩個字延長成四個字,是跟上成語的風潮嗎?我不知道。在時速一百公里奔馳,窗外景色就好像人生的紀錄片,快速的讓人來不及一一回味,拖著疲憊不支的身軀闔上眼睛,當在張開的時候,已經到了一個不同的地方。 鄉下,始終是個離我很遙遠的名詞,因為我是道道地地的都市人,從小就生在台北大都會之中,也在這個城市長大、求學,至今沒有離開生活過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市化到連鄉村之中最大的禁衛隊「狗」,我都敬而遠之,每年過年前夕返鄉的時間,就好像把我從都市的生活之中抽離出來,去感受這片土地的溫情,感受家人相依相偎的情誼,感受這一個春節的味道,有剛蒸好的年糕、蘿蔔糕帶著糯米味濃濃的香氣,有寒風拂過青草和黃土所帶來的地氣,有家人難得相聚產生的喧囂吵鬧的聲音。 就這樣憑藉雙耳跟鼻子,即使不張開眼睛依然感受到濃濃過節的氣氛,想想著門上貼著「恭賀新喜」,米缸上貼著倒過來的「滿」,門的兩側紅紙上寫著亙古不變的名言「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這個節慶又多了一個春聯的味道

EeePC創造了一個品牌價值

Image
大家如果是我BLOG的老朋友,應該知道我以前就很關住EeePC這個產品,也為EeePC做了一些預測,現在看起來我的預測還沒有偏離軌道,EeePC就現在的情況來說,真的是一片看好, 甫在日本上市就形成了購買個熱潮 ,目前EeePC在全球幾個主要的電子消費國(美國、日本、台灣)還沒有慘敗的經驗,隨著今年 華碩(ASUS) 品牌代工分家,華碩母公司將著重品牌業務,而另成立 景碩 永碩、和碩掌管代工業務,這表示未來華碩將投注更多心力在品牌經營身上,不過我今天要講的品牌價值不是ASUS的,而是「Eee」這三個字。 我以前往往都是把「EeePC」這五個英文字母(有人稱為『易PC』)當作一個產品看待,而他們上面所挾帶的品牌是「ASUS華碩」,但是從 華碩最近針對EeePC的成功所計畫的發展模式 ,看起來 EeePC不再是華碩品牌下轄的直接產品,而是華碩的副品牌「Eee(易)」下面的一系列產品之一。 這個發展其實我個人當初也沒有想到這一點,雖然全世界最成功的品牌行銷經驗Apple的mac系列可以發現這樣的趨勢,不過沒有想到台灣也會有這樣的品牌行銷方式出現,目前我們了解的品牌大部分都是美國或者是日本,大致上可分為兩種方式, 一個是單一品牌行銷全球,另外一個是分成不同品牌打市場。 有些美國公司習慣在一個母體企業下面設立多個不同的品牌,像是美國國最大的汽車品牌 通用公司(General Motors,GM) 就是典型的母公司多品牌行銷方式,旗下有8個品牌,每個品牌還有不同的車款。另外因為iPod東山再起的Apple也是利用這樣的品牌行銷方式,透過Mac和iPod兩個品牌引領消費電子時尚的風潮。 日本多不是利用這樣的品牌方式,我們最熟悉的日本汽車大廠 TOYOTA豐田汽車 ,就採用跟通用汽車大相逕庭的方式,不是採用多品牌的方式,而是不論什麼樣的車款都使用TOYOTA的標誌,其他台灣大型企業也多採用相類似的行銷品牌方式,主要都是主打一個大品牌(母公司的品牌),然後再用品牌去推出系列產品。 針對品牌我個人的定義是在產品上面所印上的公司識別標誌 ,大部分 凱迪拉克(Cadillac) 、 別克(Buick) 都沒有很明顯的使用GM的標誌,不過我們看到TOYOTA場出品的車款Camry、Altis等等,都是使用TOYOTA的標誌,至少早期是這樣子的,不過到了晚期TOYOTA也因為要做市場的切割所以

2008大選: 讓多數黨組閣須做好放權的準備

Image
台灣選制改革以後第七屆立委已經在2月1日走馬上任,隨著即將而來的總統大選,對在國會(立法院)處於弱勢的民進黨來說,說服選民終止呈現八年的政治惡鬥、憲政僵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候選人 謝長廷先生也提出了「聯合政府」的訴求 ,但是我個人比較傾向稱之為多數黨組閣,因為 我一直覺得聯合政府應該試比較偏向使用在內閣制的國家之中 ,因為政府通常就是指行政權的所有,但是雙首長制國家不然,台灣至少現在的制度設計是雙首長制(半總統制)的國家。 總統制的國家就沒有聯合政府的問題,因為總統是唯一的行政權代表,實質的行政首長,所以不會有國會影響行政權的問題,這也是 孟德斯鳩(Montesquieu) 提出三權分立,然後 麥迪遜(James Madison) 所認可的好的制度。在內閣制的國家之中,行政與立法兩權合一,政府由內閣組成,內閣由國會最大黨籌組(因為擔心有未過半的情況,所以我不用組成兩個字)。 半總統制實質的行政首長大多為內閣,國家元首則另有其人,如人民直選(法國、台灣)。所以在國會與行政權相扞格之時,半總統制的國家會有最大的問題。 因為我們是討論台灣,所以我就先忽略內閣的 聯合政府(聯合內閣) 問題,我們針對半總統制來討論,先來簡述法國聯合政府的發展。 法國目前的憲法被稱為第五共和的憲法,主要是由二次大戰之後, 戴高樂(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挾著極高的聲勢當選法國總統之後,所修改的憲法,大致上除了 總統任期2000修改過 ,整體還是沿用至今不變,總統也是全民直選的方式,採用二階段投票,如果第一階段沒有人過半數,則由得票率最高的兩位候選人再次進行第二階段的投票,第二階段則採用相對多數決。國會(國民會議)部分,採用比例代表制選出,內閣由國會組成,但是必須要經過總統任命。總統擁有主動解散國會權(自由解散國會,不附帶任何條件),國會可以提出不信任案,迫使總理下台,但需承受總統的被動解散權被迫解散的風險。 雙首長制之所以會出現聯合政府多數黨組閣的問題是因為國家有兩個行政權的領導人,但是制度設計上通常都是以總理為最高行政首長實際上掌握對內的統治權力,並且對全國最高的民意機關負責 ,法國跟台灣都採用此種設計,不過因為國家元首-總統-是由民選產生的,所以一方以立法院之民意背景和另外一方面是全民直選的民意背景,造成兩方究竟何者民意為大,當兩方面政黨以及立場不同的

2008.01 流量報告

Image
新的一個年度,我還是有偷懶幾次,期間還遇到大學生的期末考爆炸週(我還是大學生壓),沒有每天寫。這個月我寫的經濟、商業文章比較少,不過我覺得社會觀察文章好像比較容易引起共鳴,這個月的前五名文章都是社會觀察的文章,也歡迎大家多多討論。 這個月開始每週六的時間我嚐試開設一個約10篇的專欄,第一次推出專欄就是針對2008大選,這也是一個嘗試,看看自己能針對一件事情表達到什麼程度,未來也會不定期推出專欄性質的文章,就是鎖定在一個事情上面,然後分段、幾個議題來陳述,至於會不會做什麼樣建設性的結論,我想要等我寫完這次的嚐試性專欄之後才知道。 2008.01 點閱率最高文章前五名: 1.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 2. 大學生缺少國際觀是哪裡出了問題? 3. 大學問題不在評鑑,在態度! 4. 2008大選: 立委選制不同差異在哪? 5. 難道我們就這樣忘了蔣經國? 謝謝大家這個月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寫下去,希望大家也可以多給我回應,或者一起來討論相關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