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門與科學

我自己本身是學政治學跟經濟學的,其實進入這兩個領域都是偶然,畢竟自己當初並沒有覺得想要接觸政治或經濟,而是真的比較想要走行銷管理的部份,可是在奇怪的大學學制,加上自我意識的選擇之下,我進入了社會科學院裡面,也才知道原來經濟是社會科學院的不是商學院的,不過我的本科是政治啦!經濟是我雙主修的學位,不過其實我一直都是個記憶力很差的人,要說拿出什麼實際的學問,真的很難,充其量就是只跟大家分享想法而已。

這次文章的標題我特地把社會學門跟科學這兩個中間分開,主要是因為人文科學或者是社會科學是否是個科學 (Science)?我沒有辦法下一個主觀性的定論,因為這兩個學科好像沒有這麼的科學化,社會科學我不敢說,不過人文學科至少到目前為止真的沒有這麼科學化。但是社會科學裡面又分了很多像是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等,其實目前來說,大部分都是已經科學化的東西,簡單的衡量指標就在於是不是使用「量化」的方式進行研究分析。

不過「量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最簡單的陳述方式就是:統計學的推論。如果今天我們研究進行的方式主要的模式是去蒐集資料、問卷、數字然後開始設計一個模型,然後透過電腦進行分析,去跑出來統計結果之後再進行統計學的推論,進而做出結論,認為這個社會在什麼樣情況之下,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量化的研究,其實還可以講的更複雜,但是沒有必要。反過來說質化研究、比較研究的方式就著重的不是統計分析,而是這些資料的背景已經歷史脈絡下比較、探討等,比較深層的方式討論。其實這兩點在目前的社會科學解各有派別,不過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理論的發展,政治學受到美國影響甚鉅,也進入了一個很量化研究的方式,反而質化研究較為弱勢,但我並不是說除了量化以外其他的研究都沒有價值喔!

簡單的介紹到這裡接下來回到正題來討論,其實讀社會科學除了行銷管理、經濟以外,我覺得都多少會遇到個問題-到底我讀的是不是科學?-畢竟這個社會對於科學大致上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能夠經過實驗重複驗證的就可以稱為科學。不過社會科學哪能夠驗證阿?更何況社會科學長期以來都沒有辦法進入一個純實驗室的階段,試想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排除一切的障礙,企圖建立一個只有我們需要的變項下的社會環境;我們怎麼可能在不同的時間之下,建構一個一模一樣的社會。

如果我們社會學門不能夠達到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否還能夠建立一套社會科學的理論?其實這個問題很弔詭,在我現在念到的書中,社會科學是真的有研究方法的,其中除了單單講量化以外,質化、比較研究都還是有提到,可見科學的研究方式不是只有一種,不過就算我們在怎麼去將這些研究方法鑽研到更細緻、完備的狀態,要離科學的方法還有一大段的距離。不像自然科學透過簡單的實驗控制就可達成控制變項、重複實驗的模式,這很明顯的可以看出當社會學科理論建構的時候,通常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分析很多的資料才能夠完成,而自然科學透過一個實驗就可以達到研究目標的一半以上。也因為如此往往大家不願意把時間和經費投入社會學門,因為這些理論的建構除了緩慢以外,對社會要產生效用的時間上更加的久,而工程、化學、物理、生物、醫學等課題,只要透過實驗成功在經過大量複製之後,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快速有效的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這種投資是明顯有效益的,自然會造成兩者研究上的不平等。

這種不平等最明顯的就是研究資源和經費的分配,社會學們大概除了經濟以外其他很拿到研究經費,畢竟經濟事項可以跟國家有關也可以跟產業有關,但是政治、社會大部分只有跟國家有關,跟產業的關聯甚小,大部分的產業不太願意投資進入這塊研究領域。不過像是生技、醫療等的產業,都還有專責的公司成立去研究,販售成果,可見資源上有極大的不公。

我覺得這些不公平主要還是來自於認知的問題,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我個人研究政治跟經濟,我覺得這些關心社會的學問才是重要的,不過很多人卻會認為其實我們這些研究的人都只是在隨口說說,講出一點有意義的東西之後就頭頭是道,其實是沒有辦法解決什麼疾病、溫飽、技術的問題。反而那些生技、化學等研究的產品,可以讓作物長的更多、更漂亮才是重要的事情,也是重要的研究。物質面向引導了社會的主流價值,而最後就算我們的精神面向空乏,反正沒關係我只要能夠過日子並且平安的活下去就好了,反而接近一種社會的駝鳥心態,當然這時候對社會的冷漠出現,社會資本也會漸漸的流失。

但這很現實的是因為現代社會架構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之中,簡單來說就是市場機制的運作,當大家偏向消費何種東西的時候透過自己的效用比較下決定,消費帶來了市場,有市場才會有廠商,有廠商才會有研究這個面向,而最後運作的循環讓大家不斷的陷入一個窠臼之中,反而最後沒有辦法回到真的本質性的問題,因為這些產生的效果太慢,甚至是不容易被發掘的,所以社會學門為了能夠成為有理論的科學化多產的研究,只好引進量化的研究方式,可是卻帶入了一個缺點在於,量化研究都太過後設了,透過已經發生的事情來解釋未來將要發的模型,可能忽略太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實在很難盡善盡美;另外一方面,量化研究能夠帶來深刻的價值反省的程度,並沒有辦法像原本的研究有深沉的思考與影響,反而進入一個淺層解釋的問題,最後社會學門思想上面的發展可能真的福山所言的進入歷史的終結。

講到這邊,我其實只是嘗試引出一個問題就是:社會科學是否應該要科學化?其實這個在學界也沒有一個通篇一律的解答,每個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我還不是學者沒有辦法提出什麼有論述的根據,或者堅實的理論模式基礎來說服大家。但是我認為,如果我們要關心的問題在於現世的人類生活,那量化研究的解釋可能太過後設、狹隘了,因為這些研究的預設性強度雖然有科學性研究方法,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夠強化,反而如果能夠透過原本社會學門的研究方式,能夠帶給人的價值反思可能更多。

不過說真的,學者要怎麼研究都取決於受到誰的影響或者研究適合的方法問題,也不能夠強制限制要怎麼去規範社會科學是不是實際存在且必要性的問題,如果等我有一天有幾個朋友當上學者,或許我寫的文章可以更加的有論述性一點。

PS. 凌晨一點多才回家,所以很晚才打了Blog,不過這一篇是我今天晚上跟幾個同學聊天的話題之一,所以能打出來要感謝今天晚上的同學們!不過我還是整理的很沒有論述,畢竟這一個問題可以說好久都說不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