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唱片不單單只是賣音樂

近幾年來台灣唱片業呈現了極度不景氣的狀態,在1990年代還可以有單張突破百萬銷量的可能,現在想要單張突破百萬銷量已經變成了天方夜譚。每年到了年尾我都會關心一下演藝圈唱片銷量的排名,雖然不知道準確度已經可相信程度有多少,但是也沒有其他資料可以取用,姑且相信之下,去年最好的兩張專輯分別是周杰倫《十一月的蕭邦》、蔡依林《舞孃》,大概都是在三十萬張出頭的銷量。

現在很多歌手都已經是一年固定發一張專輯,這樣的模式可能是在唱片製作時間(含創作,錄製,剪輯等)、能見度的考量,所以才會有這種固定的模式,不過也有許多歌手是很久才會發一張唱片,至於哪種有成效,我是覺得現在多久發一張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到底有沒有人想要去買唱片

隨著近年來網路蓬勃發展,線上音樂也跟著流行起來,P2P傳輸軟體興起造成了音樂取得成本極低,甚至只是要負擔電費、網路費就可以無限下載,比較有心的人士就會付費去給一些經營P2P的廠商,如台灣早期的ezPeer、KURO即為兩大龍頭,但晚近卻也因為大家分享模式的多元(論壇,BT等),反而造成了這些廠商也面臨競爭,而唱片業夾帶強大的法律壓力,促使他們必須要改變。

iPod的成功造成了iTune順勢推出,似乎是特別為了合法下載打開了第一砲,隨著這樣的行銷模式創造了可觀但未必龐大的利潤,反而許多有名的公司如Microsoft等都想要效法,紛紛推出自己的音樂隨身聽設備去配合音樂下載,不過其實這些都還是小眾市場而已,實際上音樂非法下載的問題甚為嚴重。

隨著各種方式都沒有辦法杜絕音樂下載的風行,有廠商推出了線上無線收聽的機制,KKBOX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最後公司成功之後電信業龍頭Hinet入股,成為主要經營者,目前算是獲利穩定但尚未有大幅度利潤的一家公司。隨後因為法律的壓力原先經營P2P的ezPeer轉向這塊市場分食大餅,而KURO轉型失敗只好黯然面對離開市場的現實情況,感覺線上音樂好像已經是音樂出版最後必須要走上的一條路了,而且很多台灣目前出版的音樂都與KKBOX合作推出搶聽版,企圖刺激唱片給予人的期待感及帶動買氣。

今年RadioHead大膽挑戰純數位音樂的領域,也就是他們推出新專輯但是不再使用實體唱片、通路,反而是讓大家下載,可是出兵失利,願意付費的網友、音樂支持者大概不到下載盜版的1/10,連搖滾音樂的重要團體,且是全球性的團體都面對這樣的困境,可見唱片出版已經進入相當冷的寒冬,極度的不景氣。

講這一段音樂的沒落,那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還是這麼多唱片發行?我想大概有一部分的唱片是在試水溫,因為如果一個新人能夠一舉成名(現在很少),那唱片公司就有繼續投資的本錢,或許一張就可以賺一年。另外一個部份是歌手的唱片具有一定規模的銷售量,發片能夠帶來的邊際效益高過發片的成本,那這樣的唱片也會繼續出現在出版市場裡面。前面那方面是公司經營的策略暫不討論,不過後面這樣的發片動機則是個很值得觀察的現象。

當我們問題往下走之前,請大家先問問看自己:什麼動力驅使我買唱片?答案可能千奇百怪,有可能是音樂好聽;有可能是歌手很棒;有可能事行銷策略優良,但是最後面還是要歸結到「支持」這兩個字上面。因為音樂好聽,就現在的情況不需要買唱片就可聽得到,每個月花一點錢給線上音樂公司,就可以聽無限多次;歌手很棒我們可以去聽演唱會,唱片值不值得收藏是一回事;行銷策略優良,可能買了一次大家就會開始後悔,這種唱片是不能賣長久的。但唯一能夠保證我們堅持購買每個歌手發行之唱片的理由只有-「支持」。

看到近幾年進入年銷售排行榜的歌手,很明顯的有這樣的趨勢,周杰倫最為人道的部份在於曲風始終如一,可是每年都蟬聯銷售男歌手第一名,可見音樂的多元性、變化並不是大家買唱片的關鍵性條件,而是出自一種支持的態度,因為我今天支持這個歌手,所以我會去買他的專輯,在蔡依林、SHE身上都可以發現這種現象,音樂好不好聽是第二因素,第一出發點是在購買表達出的支持(我並不是說音樂不好聽啦!!)。

也因為這樣的條件,預購才有可能施行在唱片的行銷策略之上,畢竟一張專輯有十首歌以上,聽個一首到兩首(有些人可能連聽都還沒有)就願意花錢去買專輯,很明顯的大家不是在意音樂到底如何,而是在意這個歌手是不是我要支持的,如果是先買了再說。有些歌手光預購就宣稱已經破幾萬張的佳績,其實正是這樣態度展現最真實的證據,整體唱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今天是誰的照片在封面、誰的歌聲在裡面、誰的品牌在其中。

唱片公司也再只是單單利用唱片的銷售賺錢(說不定是賠錢),而是轉化這一種消費者購買的態度到娛樂的各層面,例如代言、廣告、KTV伴唱帶、演唱會等。只要消費者持續抱著「支持」的態度面對所推出的「人」,那這些商機就會隨著曝光度出現。唱片已經變成了一種測試支持度跟保持曝光率的方式,而不再是傳遞簡單音樂這種功能單一化的商品,反而是一種多元化的商品,其中蘊含不僅音樂,還有更多背後的品牌價值,這裡的品牌不是放在公司層面,而是放在人的層面上經營。

這些經營策略我想是目前最能夠突破盜版的方式,因為就算產品能盜版,人的品牌是不能盜版的,除非有一個複製技術可以弄成一模一樣的,隨著盜版猖獗且無法杜絕,這樣的趨勢也只會繼續延續下去,台灣的唱片不單單只會賣音樂,甚至賣出去的品牌價值收益已經較音樂為重要許多。

圖片來源:http://stars.udn.com/star/StarsContent/Content14118/、http://www.crimsonrain.com/2007/11/2007jay-chou-on-run.html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