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直升,有什麼影響?


上面這一張圖是三個月以來台幣的走勢,匯率的走向圖是採用一美元兌多少台幣的方式,所以看法是,如果線形往上,代表一美元能換到更多的台幣,就是所謂的台幣貶值,反過來講,就是如果線形往下,代表台幣升值,看這張圖的線形可以發現,台幣在這三個月以來呈現升值的情況,而且已經升到了一個,很恐怖高的境界。

在談匯率的問題之前,按照總體經濟學的課本,一定要先解釋什麼是「外匯存底」,這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名詞,而且每次公佈之後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排名前面,不然中央銀行跟政府就會被罵的很慘,所以我們先來看什麼叫做外匯存底。

台灣今天有許多出口商,他們生產產品製造出國,然後別的國家廠商會以外幣計價,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就是以美金計價,當然國際通用的貨幣也是美金,這時候我國廠商就會得到外國廠商給予的美金,但是台灣有自己的貨幣-新台幣-並不通用美金(檯面上),國內廠商要把美金換成新台幣,不論是哪一家銀行換取新台幣,只要這個美金變成新台幣之後,我們的外匯就會記上一筆美金的收入,累積成一個存量之後,就成為我們常講的「外匯存底」。如果我們不斷的拿新台幣換取外幣,中央銀行要拿出既有的外匯存底給我們,讓我們有外幣可以換取,這就是外匯存底的減少。

在以往我們的觀念會想說,每個月中央銀行都會公佈最新的外匯存底數字,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再前五名之列,以最新的外匯存底計算我們是第五名,在中國、日本、俄羅斯、印度之後,但是依照近幾個月來中央銀行發佈的新聞稿來看,外匯存底多還是少是個很難取捨的問題。

中央銀行新聞稿 97年2月5日發布

<網址:http://www.cbc.gov.tw> (97)新聞發布第024號

外匯存底不是愈多愈好,適量就好。過多之外匯存底會導致超額流動性,影響金融市場之穩定。各國經濟規模及金融情況不一,最適之外匯存底因而有異。就外匯存底相對國內生產毛額之比率、外匯存底足敷進口月數、外匯存底相對M2之比率及外匯存底相對短期外債之比率等四種標準衡量,台灣外匯存底適足程度遠高於各種適足程度之標準值及18-20國平均值。

本(97)年1月底我國外匯存底為2,728億美元,足敷15個月進口所需。

外匯存底之排名無意義。
這是從去年開始中央銀行才特別說出了外匯存底不是愈多愈好,之前新聞媒體喜歡拿我們的外匯存比增加來說明台灣競爭力提升或者下降,排名來看哪些國家跟我們有相同的競爭機會,但其實最近已經開始引起很多討論,大部分傾向外匯存底的多寡已經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組成的成分以及我們怎麼運用。(順道解釋一下:足敷15個月進口所需,這句話表示我們外匯存底在不增加的情況之下,可以應付15個月的進口商更換外幣的需求。)

這篇不是要討論外匯存底的問題,網路上討論眾多,大家可以GOOGLE一下。簡單而論,因為外匯存底台灣目前主要方式不在於投資,所以多買政府公債,其中美國政府公債買的不少(這是避險因素,不太算政治考量),也有在投資股票的部份;而運用的部份,很多國家都成立主權基金(中國、日本),但是台灣目前還沒有這種作法,雖然之前有說可以拿來拯救台灣股市,但最近股市熱絡,所以也就沒有持續下去。

不過因為台灣不是IMF、World Bank的會員,所以要有足夠的外匯存底來應付我們緊急時所需要資金,這點我覺得沒有錯,但是台灣持有的外匯存底其實有點龐大,不過因為沒有什麼好比較,各國有不同的因素,大家如果有興趣歡迎回覆你們的想法,然後聽聽大家思考之後,在另闢文章討論。



講完了外匯存底,我們回到這篇文章的主題,這幾天來台幣外匯直升,實在讓我恨的牙癢癢的,因為我有投資以美元對沖的國外基金,匯損造成了我的報酬變的負的。號稱投機客殺手的央行總裁彭淮南,這次不知道是因為慶祝蟬聯總裁,或者其他原因,也「暫時」(我深信他會干預)放手讓台幣升到限在這個近年來的高點之上。上面那張圖是五年來的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可以看到現在的台幣是非常強勢的價位

但這次的台幣升值是超乎預期的快速,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熱錢流入,說真的我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會看好台灣,但是可以知道這跟中國的熱錢流入原因不同,中國熱錢流入主要是因為人民幣長期鎖定美元,又受到中國政府強烈的干預,處於一個極度不合理的價位,所以大家都想要投資人民幣;台灣不同,因為我還找不出有什麼理由要看好新台幣,雖然中央銀行私底下干預匯率嚴重(表面上都說沒有),不過台幣在32-33塊左右,大概還不至於到不合理的問題,但是熱錢會流入看好的應該是台灣的投資市場,這也是最近股匯市連動的原因之一,熱錢進來台灣創造新台幣的需求,所以新台幣升值,熱錢又不願意出去,所以只好想辦法投資台灣(不然會被找去喝咖啡),股市、房地產隨之有資金流入。

但貨幣強勁的升值,其實會有一定的影響。

1. 物價膨脹隱憂:大家都想要新台幣的情況之下,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通貨)就會變多,也就是我們經濟學中的M1B會增加,貨幣的相對價格會變的便宜,所以我們要使用多一點的貨幣才能夠買到一樣的東西。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們的錢因為大家都想要,又不斷的給大家換(只出不進),錢對大家來說相對比較多,所以錢變薄了,買一樣的東西要花更多的錢,反而造成了物價膨脹的出現。通常央行會透過一些方式收回貨幣,例如公開市場操作(發行公債)、調高利率(讓大家存錢),不過這次央行還沒有這個舉動,所以這個隱憂還是持續存在中。

2. 出口優勢下降:台灣是個代工王國,高科技產業的代工生產多,現今國際貿易上多以美金計價,台幣不斷的升值,表示我們的出口價格會升高,假設在33:1美元的匯率之下,我們以訂單報價為33億台幣元,在外國的報價之中就是1億美元,可是在30:1美元的情況之下,我們的訂單報價就會升至1.1億美元,我們的國內報價都沒有變,可是經過貨幣轉換之後,價格不自覺就多了1成之多。對購買的廠商來說是個負擔,對外國的消費者來說,也會感覺到我們的產品變貴了,反而大家不願意向我們下訂單。近年來歐洲精品、化妝品調漲也是歐元升值之後的應變措施。

3. 投資匯損急升:由於台灣的匯率長期處在一個弱勢且相對穩定的狀態,許多擁有大量資金的投資公司,例如人壽、投信等等,會把投資外國部位的比重拉高,相對穩定的匯率下,對於外國投資的風險較小,甚至可以賺取匯差、利差,甚至是以持有外幣的方式投資,台幣升值會造成這個部位的匯差縮小,甚至到了匯損的階段,因為台幣已經很久沒有到這麼強勢的價位,在怎麼算都是一種匯損的情況,因此反而造成了原本的獲利空間縮水,進而消失。

4. 投機投資湧入:新台幣升值趨勢如果不變,就會像現在很多投機客將自己手上的資金放在中國換人民幣一樣,等著台幣升值到一個價位之後,就換回美金或其他貨幣,賺取匯差,中國目前面臨這個問題非常嚴重,這樣湧入的資金也是我們所稱的「熱錢」(Hot Money),這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投機客持續湧入,繼續升值,然後引發上面三點的循環;另外一個情況是,投機客發現已經到了適當的獲利空間,紛紛獲利了結,匯率下降(貶值)。但這些熱錢都會對匯率造成大幅度的影響,對央行來說無疑是一大壓力。

國際炒匯最著名的人是索羅斯(George Soros),但是投資匯率有個重要的條件是我們手上的資金部位要夠大,不然炒匯對我們來說是沒有什麼賺錢空間的,這篇文章也不是要大家快點去炒匯,畢竟我想大家很難有這麼大的部位,除非是投資機構的經理等等!但可以發現,匯率升值表面上看起來是一件好事,表示我們有很多的資金流通,有很多的前進入台灣,台灣股市、房地產會因為這樣而繁榮。

但是,更重要的事情在於,我們的出口優勢可能消逝,原本獲利空間被侵蝕,雖然有新的獲利空間,可能還不足填補,可能會買到更貴的麵包等等情況,央行進年來一直強力的干預匯率,這次我還參不透為什麼要放手讓匯率升值,是欲擒故縱嗎?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Q2之後央行必然會干預匯率,為了產業以及國內的相關經濟景況,回到低利(利率)、低率(匯率)的時代。

圖片來源:http://finance.yahoo.com

PS. 今天是228,本來想要打一篇關於228的文章,但是想說這個很難講的清楚、完整,加上我好久沒有寫經濟的東西,所以就改方式來寫個跟經濟面比較相關的問題。

這篇文章比較多經濟的術語,雖然我也不確定是對還是錯,如果有錯的話請糾正我。雖然是經濟分析,但是因為我不是走超級量化派的,所以沒有收集很多統計資料或者是數字來解釋我的觀點,而是比較偏重產業面發展歷史、圖形線圖走勢等等的情況,還有相關的基本理論概念、實務經驗左手,因為要分析數字大概我每個月能寫出一篇就很厲害了!如果改天我有更多的時間,還有更好的搜尋大腦的時候,就會寫出來的,大家先就將就著看囉!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