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缺少國際觀是哪裡出了問題?
再來說說看了大學生了沒的感想,其實昨天那一集討論大學生的國際觀,不過我沒有一直在看,好像是透過各種小遊戲在看看大學生是否有足夠的國際觀。說真的,台灣大學生有沒有國際觀我個人感覺是應該是一種常態分配,如果就統計學的觀點,這種分配算是最合理的,可是大家討論國際觀之時不喜歡這種分配,希望大家都能夠集中右邊形成左偏的分配。
可是台灣對於大學生的國際觀這個問題已經討論很久了,主要是集中點就是大學生沒有足夠的國際觀,可是很少人真的討論完之後,去記得到底「為什麼」,而是結論性的重點記得:台灣大學生沒有國際觀,不了解國際事務,不關心國際事務。我想這個結論應該是大致可以看出來很多表象,但是這其中有些問題存在,可以先將大學生分成兩類,一種是關心國際事務,另外一種是不關心國際事務。
我們先來看看不關心國際事務的學生,我不知道這樣的學生多不多,可是對我來說這些學生可能不關心的是我們重要的國際事務,但是他們生活在全球化生活之下,必然會跟國際事務有所聯結,可能有些人覺得他們很愛打線上遊戲,很愛買精品,很看小說、漫畫,看起來好像跟我們認為的國際事務沒有關係,但是實際上這些東西都已經鑲嵌在國際之上,當我們進行消費行為的時候,已經加入了「國際」,只是可能沒有人會發現。可能今天印度工資較低,線上遊戲是不是開發人員會轉往印度;可能今天中國工資便宜,所以精品廠商都外移生產;可能今天日本經濟景況不好,漫畫也會有不同的取向。
這部份他們所缺乏的是「提醒」,因為往往不會有人在他們消費的時候跟他們說,你們現在是有國際事務參與的,而僅僅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但是當有人可以點出提醒他們其實這些消費行為跟國際事務存有互動之時,他們才會真的願意從他們有興趣的事情出發,進而了解國際事務。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關心國際事務的學生,通常最容易面對的問題在於「我要去哪裡關心?」這是一個大環境下的缺乏造成的,目前電視台從50~58台都是新聞頻道,一家新聞頻道從6:00am~1:00am,一天19個小時,9家新聞頻道111個小時提供資訊,可是裡面的國際資訊連2/3都不到,目前固定提供國際新聞的大概就是TVBS十點不一樣、民視世界新聞、ETtoday東森全球報、ETtoday關鍵夜報、中天文茜的世界周報(週六、日)、再怎麼算都不會超過一天的1/4,加上其他的新聞時間林林總總的相加,應該僅能接近1/3左右。
其他時間大概有一半的新聞是重複的,另外撥一點時間給政論節目,但是很少時間有國際性的專題,畢竟這些部分收視率不會衝到多高,大家比較喜歡看有衝突性的政論節目,而且那些議題是生活中會遇到的,不像國際性的議題那樣遙不可及。其實台灣學生不關心國際事務我覺得可以從幾個項目來窺知ㄧ二:
1. 升學主義掛帥,錯誤的教育認知:就學生層面而言,台灣的升學制度一直都是升學主義掛帥的情況,不論是我們要考高中還是大學,最重要的一關就是考試,然在考試之時,我們所需要用到的絕對不是我們生活中的資訊,而是我們課本上給我的工具性學科價值,今天要用什麼文法才會把題目寫出來,寫作文一定要注意起承轉合,憲法要弄熟,歷史要知道哪個年代發生什麼事情,地理要搞清楚什麼季節會有什麼氣候。可是要先認清楚,所有會被寫進去課本的東西都是很老的已經不會輕易發生變動的,但也因為這樣他們跟我們是充滿距離的,所以念書才會這麼辛苦要背,背下來就多分(傳說中的"背多分")。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學了舊知識,然後沒有時間關心我們生活中的新資訊。
2. 媒體長期忽視國際資訊:就算我們想要關心新資訊,根據我之前所說,國內媒體長期對於國際新聞的忽視是很恐怖的,當然公視的每天晚上七點全球現場是個很優質的國際新聞報導,可是寡不敵眾,依然沒有辦法產生足夠大的共鳴,媒體還是長期的忽視國際,我是不知道可能他們採用國際新聞的片段需要給電視台授權費用,自己又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資金開闢自己的國際資源,加上台灣觀眾的取向一直都不是以國際新聞為主體,沒有收視率,成本效益考量之下當然不會重視國際面向的資訊供給(因為需求不大)。
3. 國際的弱勢:臺灣國際處境因為遭到兩岸特殊情勢的影響之下,處於相對弱勢情的情況,導致我們限在看的世界大部分侷限在中國跟美國兩個之間,當然這部份也是國際新聞取向的問題,有時候我在看美國的CNN(台灣有)會發現,他們還是著重在美國報導,但是國際新聞也佔了約1/2的時間,英國的BBC更是把英國以外的新聞時間做的更長,這部份可能也跟他們和歐洲的連動性有關。台灣其實對於亞洲的連動性可能因為長期的弱勢並沒有反映在資訊提供的面向之上,連我們交流比較密切(就貿易數字來說)的中國,都佔有少的比例,其實也讓台灣在國際觀的培養上形成劣勢。
有時候我看CNN也會覺得他們講的都很美國跟我有什麼關係,BBC會覺得歐洲又跟我有什麼關係,但是他們多少都會提到一下亞洲例如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還有中東的情勢,不能否認他們還是會用西方的觀點去解釋他們看到的現象,不過排出這一點之後,後面所呈現的是他們傳達了這個世界上發生了這件事情的訊息,重點不在於他們怎麼去解讀,因為解讀的部份你可以透過個人的價值判斷去同意與否,但是前提要架構在「你知道這件事情正在發生」。
台灣可能因為自己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加上長期以來國際面對不平等的欺壓,漸漸喪失了跟國際接觸的機會,但不論在哪個生活層面其實我們已經牢牢的鑲嵌在國際化、地球村的生活之中,當然也應該要真的透過不同的角度接觸國際的社會,至少我們應該要享有得到資訊的權力,至於後面我們要怎麼去面對這個資訊對我個人或者社會的衝擊還有想法,這是牽涉到個人價值觀選擇的問題,通常我們不可能有正確的答案,不過現實的情況卻往往剝奪了我們獲得資訊的權力,造成了現狀下資訊交流缺乏的情況。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要學英文,最直接的回答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是很多時候資訊是透過英文的形式表達傳遞,不論是歐洲、亞洲、中南美洲甚至非洲都是很大部分由英文來傳遞的,英文是一種接收的工具,至少我會排除了對文化的象徵意義,所以我們要學英文。
另外一個部份只能希望媒體能夠大家共同出資來成立一個國際新聞的團隊(天方夜譚),至少可以達到資源共享的局面,台灣也會因此獲得更多的資訊,通常是不可能,但是還是要有期望才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政府的公廣集團,之前也說要成立全球性的衛星頻道,類似英國的BBC,但是在這時候又會遇到媒體是否會落入政府宣傳的打手,這部份如果要學BBC的話,我想政府可能還要多思考一點。
隨著網路的發達,資訊取得幾乎零成本,但是國際觀卻不是這麼的簡單可以養成,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被提醒,我想社會、媒體也應該一定程度的扮演這種角色。
photo credit: Xirong Li via photopin cc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