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大選: 明星牌真的有效嗎?


美國跟台灣選舉正在最關鍵的地方,一邊是要決勝負最後出線的人是誰的初選,另外一邊再一個月就要舉行的大選,選戰如火如荼的進行,每次碰到選舉都會出現很多一樣的地方,像是大家只要抓到一點小尾巴就緊咬不放,或者是針對對手某些特質進行攻擊等等,還是強打自己有多好,別人有多糟糕。這些都是選舉常出現的情況,另外有一個情況我覺得值得討論看看,是每到選舉之時,大家就開始希望很多人來站台,我們排除掉一些原本就已經跟政治牽扯很深的人物,另外一部分我稱他們叫作明星牌。

為了要能夠更清楚的界定我所謂的明星是什麼,我先來說一下明星牌中的明星有幾個定義:

1. 在社會上擁有知名度:既然稱為明星,最少要能夠被媒體叫出名字的人,但有鑑於現在媒體太過於神通廣大,連嗆聲的人都可以找到叫作阿珠跟查理,所以應該要能夠再限縮一點明星界限,我覺得在社會擁有知名度必須要是能夠被社會上部份的人叫出名字的人,或者是別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可以直接聯想的人。像是台灣的四大佛教派別法鼓山、中台禪寺、佛光山、慈濟,分別就有聖嚴、惟覺、星雲、證嚴這些法師,我覺得這樣的程度才能夠叫做他們是個明星,或者是企業界相關人士例如宏碁施振榮、台積電張忠謀等等。

2. 原先的政黨傾向不明顯:承繼第一個條件而來,如果他們一開始就非常明顯的有所支持對象,我覺得他們就不是列入明星牌之中,因為既然他們自己心中已經有定見了,呈現在政治運作上面,能夠發會的效果已經十分有限,如此這些明星能夠在選戰中產生變遷的能力,或者是他們背後擁有的人氣、支持度已經不能稱之為完全中性的存在,那這樣來說實際上就沒有所謂的明星效應,反正支持誰早就已經決定了,對選票的影響程度當然很小。

3. 有可見的支持族群:這句話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可見」,如果他們具有一定的名氣,但是他們後面的支持群眾是隨時都在變化的,這也不能算是一張明星牌。如果這個明星後面所有的支持群眾是不可見、變動性很大的,或者認同感很低的,對選舉策略來說也不會是一張明星牌,可能這麼明星在某領域表現特殊,獲得大家的關注,但是談論到政治領域或政策層面可能這些支持群眾並不會跟隨,這時候這些支持者也是不可見的類型之一,但是這些支持者不會是盲目的跟從,是一種能夠被說服的群眾,一種出於主觀價值的認同。

在界定完之後,我會說很多我們認為的明星牌其實實際上一點效用都沒有,因為在政治選舉中明星牌的定義跟我們認為社會上的明星不同,並不是社會上有名的人物就可以稱作明星牌,符合上面指出的定義,才是真的在選舉中有一定效用的明星牌,但是政治人物還是一直覺的明星牌是很有用的,這個星期最常聽到的新聞標題就是「拔樁」兩個字,簡單來講就是去找更多的明星牌來讓他們背後的支持群眾支持自己,進而能夠增加自己的票源。

一個長期以來我們稱為基本教義派的深綠選民又信奉佛教,並不會因為聖嚴、星雲師父公開的挺誰之後,就改變自己的投票意向轉往投票給國民黨籍候選人,也不會有一個榮民伯伯因為自己信奉密宗就決定改變自己的投票,選擇投給民進黨的籍的候選人。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打翻了明星牌的效果,明星牌是有一定的效果,最大的明星效果在於引發人「考慮」的動機。

根據明星牌的定義引申下來,明星牌能夠影響的範圍大概可以限縮在他背後支持的群眾,背後支持的群眾又可以分成他們不同的政治認同,明星牌決對不可能一夕之間改變大家自己的投票意向和政治認同,可是卻可以因為自己的名氣跟影響力去做到一件事情,讓大家多花幾分鐘去思考,為什麼這個明星今天做出這個選擇跟決定,到底是這個候選人的什麼政策打動了他,還是有什麼既得利益可以獲得的呢?這段思考是平常大家不會去做的,我們不會沒事情就停下來思考我支持的對象會支持誰,因為那是他們主觀價值判斷,要猜對別人的主觀價值,基本上比登天還難。但是明星牌把整個模式倒過來運作,先告訴你結果,讓你自己去想為什麼。

當我們看到卡神挺謝長廷的時候,大家會開始想為什麼,然後出現正面跟反面的評價;當我們看到星雲法師在幫馬英九找工作的時候,我們要思考為什麼他這麼愛這位失業者;當我們看到其他明星站在競選造勢會場的時候,我們會思考為什麼他們選擇站在大海不是綠地,或者站在綠地遠離藍天。關鍵就在這些明星牌的舉動引起了我們的「思考」,我們可以不受別人的舉動所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因為自己的思考而有所更動,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政治人物還要依靠明星牌重要的原因(我個人的觀點,但我想不一定每個政治人物都這樣想)。

不過,其中有一個很弔詭的現象。自從選舉的層次提升到了總統,就出現了一個很特殊的選舉族群叫做「中間選民」,首先我要說,我覺得只要是選民就一定不是中間的,就算可以用空間投票理論來證實這件事情可能存在,也只能說選民很多時候態度趨向於中間,但是他們投票的行為絕對不是中間路線。沒有一個人可以提出中間路線就當選,就算大多數的選民都靠近中間。

近年來因為政治極端派佔領了很大的政治資源,所以大家一直提到中間選民這個名詞,但如果我們從明星牌的角度來看,這些明星牌能影響的選民一開始就不會是中間選民,因為這些選民相信明星的時候已經有了價值判斷,脫離了規範層次(Normative),到了實事層次(Positive)來思考了,如果大家一方面相信明星牌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又覺得應該要有中間路線的出現,我覺得這是兩相矛盾的地方,因為我們會因為明星牌進入思考的層次,代表我們一開始絕對不是中間路線,因為我們大前提在於我們「思考」,這是一種有相對性(跟自己的立場比較)的,因為我們要思考別人這樣選擇是為什麼?而為什麼跟自己有所不同?(相同的話多數就剩下拍手通過)

但就如我所言的,明星牌的效果實在相當有限,尤其在這個政黨差異很大的年代,實際上要透過明星牌來改變投投票者的投票傾向,我覺得難上加難。

圖片來源:http://www.newsday.co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