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大選: 牛肉端出來,我們還是需要刀叉!


隨著台灣總統大選時間漸漸逼近,大家對政策性的議題不斷拋出,有鑑於大家詬病執政黨民進黨的候選人為什麼要等當選才做,現在已經有很多候選人的政見先行被行政院執行了,就像是這次的減稅方案。行政院二月推動大規模的減稅方案,並且提出未來對減稅的規劃,而馬陣營部分也提出了未來將要進行減稅措施這次的減稅政策,從表面看來好像是真的貼近了人民的生活,但沒有看到減稅政策之後長遠的規劃。

最近新加坡政府進行全民分紅的政策,讓我們自比為四小龍的台灣許多人眼紅,認為為什麼新加坡就可以做到大家一起享受政府的盈餘,台灣政府還是沒有辦法做到,更何況新加坡只是蕞爾小國,台灣在土地面積、產業優勢上面應該都略勝一籌,很自然有人會直接聯想是不是政府沒有好好的管理台灣經濟,但這樣的聯想其實不太正確。

沒有錯新加坡是小,但是也因為他們小所以他們辦法創造政府盈餘,新加坡基本上是個城市即國家的國家,所以他們在財政負擔遠不像台灣這麼多至少他們可以不用負擔國防費用,第一他們鄰近的國家對他們沒有威脅,再來馬來西亞也會部分負擔保護新加坡的責任,台灣四面環海,必須要多出一比國防費用的支出,而且通常國防費用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新加坡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他位在印度洋跟太平洋之間的要道海峽,也可為他們帶來不小的商機,支出比較少,當然可以有更多的盈餘,所以他們能夠取消遺產稅等等稅負,這種全民分紅的概念很像企業治國,但是必須要有一定條件的國家下才能夠真的實現。

台灣的情況不同,實際上政府還是呈現赤字的情況,是因為我們要負擔的很多,但是我們的收入很少,政府財政收入最大且比較穩定的來源是稅收,不過台灣稅收在國民生產毛額(GDP)不到20%,相較於其他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我們的稅收比例甚低,北歐的社會福利國家維持在40%水平左右,美國、英國等先進工業國家也都可以保持在25%以上的水準,由此可以知道,我們的收入非常的少。

很多人說說台灣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況,至少現在國家的大型建設已經相當的少了,從臺灣高鐵完工之後,機場捷運也遲遲未有下文,而且離開了大都會區,要能夠找到基礎建設的大興土木,已經不多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去讓政府能夠做更多的事情,排除掉對大家影響最大的所得稅不談,其實更大部分的原因在於我們租稅減免措施過於「豐富」,在台灣經營金控(金融控股公司)基本上不用繳稅的,但是金融業卻是所有行業之本,現金流也是最大的,不過政府為了保持台灣金融業的競爭力,所以開放租稅優惠措施;另外其他如高科技產業(台積電、聯電)、製造業也都給予一定的租稅優惠,反而造成了真的賺錢的人不用課稅,但是普通生活的人民因為不是大老闆,所以需要給政府稅收。

總統大選之下候選人也不斷的提出政見,不過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一件事情,每一個政見背後都是一個成本的考量,可是候選人只會跟我們說這樣做的利益在哪哩,沒有人會主動的提起,這樣做的情況之下我們應該會負擔什麼樣的成本於後,例如我們減稅的政策提出後面必須要負擔的是國家收入減少的成本,我們三通的政策後面必須要負擔國家維護觀光、安全的成本等等。

這一些需要負擔的成本都是不會跟我們說明的,但是卻是最重的問題所在,就像我們在挑選物品、投資一樣,我們第一個先想到的問題是我們要挑什麼,但是之後一定會想到更重要的問題:錢哪來?

這個問題用在個人身上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最簡單的就是去賺錢,最不可思議的想法就是去搶。但是用在政府、國家身上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最簡單的還是去賺錢,但是政府賺錢的手段有太多種,卻不像我們個人賺錢這麼單純。

1. 增加稅收:這是最直接也是對長遠來講最穩定的方法,但是在民主國家之中稅收改變都需要透過最高民意機關(台灣是立法院)審核,通常沒有人喜歡加稅,但是談到減稅大家都熱烈的拍手叫好,所以加稅實際上來說在有選票考量的民主運作過程中是個很困難的事情。另外一種加稅的方式就是想辦法追回逃漏稅,最近這幾天國稅局好像蠻積極的在這上面動作,不過為什麼大家會有逃漏稅,除了天生本來就不喜歡給政府錢之外,稅制設計也是一大問題,又回到前面,稅制改變在民主國家中是不可逆改革,此種情況居多。

2. 公營事業:這點在多數民主國家之中是不存在的,台灣因為經過長期的威權統治,歷經民主轉型之後,公營事業成為了特殊的產物(很類似日本),但公營事業的盈餘是否應該回饋給所有公民一直都是個問題,例如中油的法定盈餘的合理性往往遭受質疑,究竟應該要回饋給有使用汽油的人,還是全體的人民都是兩難的局面。而且公營事業中其實有更多虧損的企業,台灣鐵路局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隨著公營事業漸漸的民營化之後,政府要能夠擅自撥用公營事業盈餘,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3. 發行公債:公債基本上是一種財務工具,政府的債券基本上就是一種高級的定存單,簡單的概念是我們跟政府買一張借據,上面有規定我們可以得到多少利息,什麼時候可以拿回這筆錢,而且因為是國庫券所以最大的好處是這個債務人是不會倒的(至少在正常的情況下),而我們支付的錢就是政府可運用的收入。但國家是不能夠一直發行公債的,公債比需要算入國家的支出之中,畢竟這是一筆借款,就是國家的負債,美國政府就很喜歡跟別人借錢,很多國家的外匯存底都是持有美國政府債券。這也是最彈性,國家政府機關主控權最大的一個增加收入的方式。

看到以上的方法,可以發現政府要能夠增加收入是極其困難的,也因為如此政府能更創造盈餘的方式是不斷的減少支出,可是有些支出是必要的,而且政府減少支出對國家來說影響非常的大。之前有提到GDP的公式:GDP = C + I + G + ( X - M ),其中如果G(政府支出)降低,整體來說也會造成GDP下降,總體經濟學中的凱恩斯學派認為G是很重要的一項控制國家經濟環境的因素,就現實的情況而言,政府支出還是對整體的經濟環境有重大的影響。

不過選戰打到最後,除了不斷的互相攻訐以外,就是靠政策能夠打動人心。提出政策很簡單,因為政見欄只要花一點筆水寫字,就可以洋洋灑灑的寫出長篇大論,可是後面的成本問題是難以預估,也不會有人主動提起(除非有被問到),我覺得身為參選人除了提出政見跟我們說他們想要做什麼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怎麼做,更高的層次在於他們可以說明,這樣做需要我們犧牲掉什麼,而我們又可以得到什麼。但是大家總是對於「犧牲」這兩個字太過敏感,然後有可能忽略「得到」,所以寧願先說得到的,犧牲掉的未來再說。

新任韓國總統李明博星期一就任,他的競選承諾有一條是說:我不會給大家更好的生活補助,更多的老人年金,但是我會給大家每個人都有一個工作。把這個問題放回來台灣的價值之下,大家會怎麼衡量利弊呢?我們需要更多的生活補助,還是一個穩定的工作?大家都說我們要教別人怎麼釣魚,不是每天送上鮮魚給別人,孰輕孰重?

每個候選人都可以堆出最好的牛肉招待每個選民,但是不要忘記,在美味的牛肉我們還是需要花成本,取得最重要的刀叉,來幫助我們享受。

圖片來源:http://www.people.com.cn/

延伸閱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