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國民車,台灣行不行?


今年年初印度車廠Tata推出了一款低價的汽車Nano,最低價格是美金2500,大概是台幣78000左右,對台灣目前的車市來說,是一個超級低價款,大概是普通房車的1/10而已,可是卻是一個可以在路上跑的車子,有四的座位,但是除了基本的代步性能以外,這一款車子沒有任何「房車」的功能,因為內裝簡單到沒有像是一個空屋,沒有冷氣、收音機、動力方向盤等等。

去年台灣的車市冷清到不行,僅32.6萬輛,根據銷售排行統計,前四名由Toyota包辦,前5名其中有4款車輛皆為小汽缸的車款,Altis、Yaris、Vios、Tida,都是汽缸1.6以下的車款,可見在台灣小型房車擁有一定的市場,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便宜,另外一方面是台灣特別的汽車燃料、牌照稅率計價方式

台灣有一個很特別不同於國際潮流的地方在於,燃料稅不隨油品課徵,而是由汽車登記的汽缸排氣量課徵,而起在600cc以上每600cc為一個級距,這個級距非常的奇怪,因為不是以五為單位的整數,也不是以十為單位的整數,反而變成台灣的車款都需要有特殊的汽缸排氣量,有時後2500cc排氣量的銷售不好,並不是因為車子設計的問題,而是2500cc數的車稅率上要比2400cc的車多付一級的稅率,可是車子的馬力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這也是台灣很少有推出2.5的車款。

台灣目前有幾個國產品牌,但是要能夠買到一台車,至少還是需要付出大約50萬的新台幣,這個價格還是比Tata Nano貴出了一倍以上,雖我們並沒有價格優勢,但是另外一個情況是,我們車子的內部想守比Nano還要多,台灣歷年來賣最好的小車應該是Nissan的March系列,雖然因為排放廢氣的相關規定,已經於去年底停止生產,並且於今年中就必須要停止販售,但March已經算是Nissan中長壽的車款,也是台灣小車的長壽代表作,但是Nissan並不是打低價位的車款,因為車子功能簡單、體積小自然有一定的價格優惠,但還是不到每個人都買得起的價位。

不過從台灣的銷售排行榜可以看到幾個台灣人對汽車的消費模式:

1. 品牌:排行榜的前四名都是被Toyota佔據,雖然目前台灣把Toyota列入台灣的國產品牌,不過消費模式還是會受到國際品牌優勢的影響,台灣在亞洲,所以對日本的品牌比較熟悉,雖然台灣也有引進美國第一大車廠通用汽車的相關品牌,不過其中還是沒有辦法打入消費者的心中,美國規格的車子跟台灣人的需求還是有不同,所以許多車廠都會在同一個系列中出品日本規格與歐美規格,來符合不同的消費者。而在汽車產業之中,因為每個產品的使用年限長,所以要換車的時候我們除非受到不好的使用經驗、印象,不然整體對單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是相當的高,以前消費什麼品牌,這次也會消費什麼品牌。

2. 實用性:車子再台灣並不是一種奢侈品,而是日常代步的一種工具,所以能夠有實用的車是首要的任務,不過對車來說絕對不只是代步就可以的,而是能夠有其他的功能,臺灣人喜歡再任何地方有一個舒適的環境、家的感覺,又在亞熱帶的島嶼濕熱環境之中,多雨、溼熱是台灣的特色,所以車子冷氣是必備的東西,另外一個部分娛樂功能也是很重要的,幅員不大,反而讓我們數位訊號能夠多發展,造成了現在車子的數位電視、DVD更為主推的產品,所以這邊的實用性包含了娛樂、舒適、工具性等等。

3. 價位:買東西根據經濟學的理論一定要能夠達到買賣雙方有共識交會點,所以價位是個重要的因素,近年來台灣經濟沒有太多的成長,價位考量是很重要的,當然除了車子的價位以外,石油的價位也很重要,牌照、燃料稅在台灣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車價便宜可是油價高,消費的意願自然降低,能夠有低的燃料、牌照稅,當然也會有更多的誘因去吸引大家購買車子。

台灣人買車子大概會在三者的中間價位之上,其中品牌是第一個考量,通常都是從我們熟悉的品牌來詢問,之後才會考慮實用性跟價位的問題,大概是目前大多數人買車的方式。我們很少會先去問這個車子有什麼性能,然後再去找各品牌中有什麼可以符合我們的需求,而是先問我們要買哪一品牌的車,然後又能夠需要什麼,大概在什麼價位。

品牌是Nano最大的弱勢,台灣人很少會消費自己不熟悉的汽車品牌,尤其是非日、歐、美、韓的品牌,就算能夠多便宜,就市場環境來說還是沒有辦法實際上的打入台灣群眾心中。

再來是實用性的部份,Nano因為要節省成本所以選擇拋棄許多我們認為車子會具備的東西,例如空調設備、影音設備、雨刷等等的,這些應該都是我們說的基本配備,可是Nano沒有基本配備,要能夠改變既有的印象,一種我們心目中已經根植的汽車型態,就像我們要改變自己的習慣一樣,有相當程度的困難。

最後是價格部份,不可否認Nano的價格對消費者來講有極大的吸引力,可是在上述兩條件不成立的情況之下,要進入價格談判這一關,根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符合自己的目標,當然也不會有價格上掙扎的情況,所以看起來是Nano最大優勢,卻一點都沒有辦法發揮作用,反而沒有辦法挹注什麼消費的力道。

就以上來看,刪去一切的國民車僅以價格取勝的方式,在台灣或者其他的過度到已開發的地區,很難夠產生足夠的力道以及銷售數字,除非地方的貧富差距極大,而且消費的情況呈現高度的M型分配,但是實際上,在亞洲地區很難,或者已經有一定發展程度的地區實際上是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的,所以國民車,我想就目前的發展模式在台灣的道路上,應該是不「行」!

圖片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

延伸閱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壞人戲劇學:番仔火、雞蛋糕。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