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08

不讀大學,連「門兒」都沒有

Image
最近適逢高中填志願跟大學等待放榜的時間,有幾則新聞不斷出現,關於 零分上大學 、 捨高中就技職 也有不斷的假考部隊 新聞 ,當然這些新聞是否值得關注見仁見智,不過造成了社會上普遍的觀感不好,對於教育負面印象產生之後,更覺得台灣怎麼會變這樣子? 「究竟,面對自己的未來應該怎麼選擇?一般的人高中升大學,還是先進入技職體系學得一技之長再說?」這是個很多學生跟家長面臨選擇時最重要的問題,其實 不論我們怎麼考慮自己的選擇,重要的地方在於「未來」這兩個字。 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生有一個很標準的路徑(routine):出生、求學、就業、退休、死亡,當我們求學的時候面臨最近的未來就是「就業」,這也會成為我們求學時候選擇的問題,這部分可以討論的問題太多了,甚至最近新聞也指出 上班族後悔當初念的科系 ,好像求學跟就業必然相關連在一起。的確,不能夠完全切割求學跟就業,但是否有如此大的關聯似乎也不必然。 實際上,要看自己如何決定自己的未來,才會有選擇的問題。 當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並不清楚時,我們不用選擇,因為答案跟目標可能會改變;只有當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時候,才有選擇的必要,因為現在的選擇可能會導致「達不成」目標。如果我們確立了一個不輕易改變的目標,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選擇如何才是最好。 不過,對一個要升高中或者上大學的學生來說,未來似乎還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在抱著什麼都還很久遠的情況之下,要選擇什麼似乎都可以,很多人可能為暫定用自己的未來就業取向來選,這也是為什麼明星高中不滅,大學法律、電機、醫學當道的情況,因為他們看起來就是光鮮亮麗又可以賺大錢的工作。如果沒有經濟壓力的人,可能就以自己的興趣為選擇的基礎,未來在慢慢的培養自己的就業能力,趁著求學階段讓自己對自己好一點,這也是另外一種另類的選擇。 不過不同的選擇並不代表未來的道路如何,在創業時代漸漸過去的情況之下,能夠出現王永慶、郭台銘的情況已不復見,學歷可能在以前不代表什麼,只要能夠能力當道就能夠創造一個賺錢的企業。 隨著時代變遷,大學增加的情況之下,最嚴重的影響就是,不讀大學,連門都擠不進去,更遑論是窄門還是寬門。 社會輿論認為大學不斷的增加,造成了教育品質低落,學生素質下降的問題,但這部分的因果關係並非必然。但是卻有一個很直接的影響, 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進入大學,所以大學的文憑變的很平常,對於就業市場最重要的影響是,進入門檻(entry

零分上大學,重點在「大學」

Image
大學分發的志願登記程序已經結束,約有2000多個缺額沒有人,所以一定會有校系因為招生不足而被迫停止招生的問題,很多人生錄取率是100%,更誇張的部分媒體直指錄取率可能高達102%,每個人都有超過一間校系可以念,這個部分其實不然,以人數來看的確不可能有人念不到大學,但是一定會有落榜生的存在,因為並不是每個人會把分數處於後段的志願填上自己的志願卡。 零分能上大學其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大學」這兩個字上面,由於許多技職院向紛紛改制,所以校名後面掛「大學、學院」的學校已經超過160所, 大學迅速的擴張,可是學生不斷的減少之下,出現了考大學越來越容易,大學這一道窄門,變的很容易進入的情況。 不過其實社會上普遍還是存在對於大學價值的刻板印象,零分能夠填上的大學不是大家心目中有歷史的名校,所以自然有些大學成為了標的,假考部隊出動要使用自己的力量進行大學校系的退場機制,之前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是這次我們把重點放在另外一個地方,即使現在已經可以用很低的分數上大。 如果我們把大學跟就業緊密的結合,很多人就說「名校」、「名系」在就業上面比較有優勢,也可以賺得比較多的財富。如果我們把財富放在第一位跟學歷做連結,那是否意味著有財富的人不需要擁有高的學歷,可是我們卻常可以發現很多財富擁有者個小孩都是拿高學歷的文憑,不論他們是否可能用走後門的方式等等, 文憑對財富擁有者來說,相對的還是非常重要 。 可知道,我們傳統把大學跟就業,人力素質僅僅的結合在一起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如果我們用同樣的師資、教學設備、內容,但是卻掛不同的名字,例如我們把台灣大學電機跟崑山科技大學電機兩個系所放在一起,在預設的條件之下,企業愛用的人才還是台大出身的學生,不管他們是否在同樣的品質、環境之下接受教育。而這也是我們社會輿論最常出現的問題。 社會在評斷「大學」絕對不會細心的研究大學的教學品質以及師資優劣,而是得到單一的訊息「零分」就可以上大學,而零分能夠上的大學一定不是好大學,會考零分的是素質不良,不應該上大學的學生。但,是真的嗎? 台大一年招收約3000人上下,如果今年只有2900人報考,剛好最後一個人考0分,上了台大。會不會有人說,我們應該讓台大倒閉,只因為他們收到一個0分的學生,而明年要考試的學生也說,因為台大收到零分的學生,所以我們決定明年都不要填台大? 足見,零分考上大學,不是在於零分的問題,而在於大學的問題

九降風

Image
新竹每年農曆九月都會吹起一股狂妄的東北季風,稱做「九降風」稱之所以狂妄是因為印證年輕時代的歲月,九個人-七男兩女-能有多少的青春可以記錄,又能夠創造多少美麗的回憶,或許回憶也可能帶著痛苦。因為青春所以狂妄,也因為青春所以體會。 棒球一個通俗全世界的運動卻代表了台灣國家的精神,1990年代台灣職棒正值高峰要再創顛峰的時間點,卻發生了無情的職棒簽賭案,因為做假讓人們失去了對棒球的信心,原本堅定支持的信念,一瞬間化為烏有,只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在去相信什麼,是球員滴下的每一滴汗水,還是那在觀眾席徘徊不去的魁梧身軀,安打、全壘打、三振、失誤是真實或者僅是虛假,當真實已然消失卻又不願意面對虛假呈現在眼前的情況,反而我們迷惘了。 棒球或許可以做假,但是人生卻不能,每一段做過的往事都會在未來或者即刻印在我們的心中,是如同九降風無情的狂妄,或者是像新竹純樸的人情,抑或是如同職棒簽賭案那種不堪回首,不知道,但是七個青年寫下了每一筆關於自己的回憶。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際遇,有花心的男孩期待展現自己男性的魅力與領袖特質,有單戀的心情卻不敢公諸於是的秘密,有朋友妻不可戲卻佈滿濃濃的情慾,有兄弟情義重於一切的義氣之幫,有不敢承擔害怕自己未來的怯懦,有單純卻看起來近似無腦的跟從,也有不斷的模仿只為了義氣的單純。 女生呢?兩個女孩其實還是流連愛情之中,高中似乎是該開啟一段不一樣的人生,初嚐禁果還是展露愛情,年紀似乎已經不是一個束縛,因為已經高中已經可以自己決定,但無奈的是一個人得到了愛她的人,另一個人卻只能夠看著無辜的另外一半離去,沒有勇氣說出口的想念,只能夠深深的放在心中,「愛」是最難解的結,也是最難以講出口的話語,看了他離開,卻只想要問「你,會想我嗎?」抓著課本的每一根手指,用力鮮明只是傳遞出了,我會好想你。 也就是因為兄弟情所以我們大膽狂妄的推翻我們認為不合理的世界,但是我們卻也無法證明自己合理的活著,社會的不合理堆砌出了七個男孩不同的個性,棒球是他們最大的依靠,可是卻在簽賭案之中瓦解了,有情似乎也如同職棒一樣充滿了欺騙、不信任而破碎。 畢業了,卻找不到跟自己一起的同學,有人無奈的只能選擇缺席,有人無奈的指告訴自己該去做點什麼,《藍色蝴蝶》展翅飛翔的一天,因為藍色所以獨特,卻也因為獨特失去了陪伴,記憶裡那段不該開啟的故事,不是因為痛苦,也不是因為無奈,而只是因為想要告訴自己,我們曾經

油價秘密,供需失調的真相。

Image
最近國際油價有點下降的趨勢,雖然我還是沒有辦法準確判斷大概是什麼原因,但是大概是因為美國展現了決心使一些投機客不論怎樣都會把一些利益回吐出來,不過就可能的情況來看,油價還是維持在一個不是很合理的價位,但是這種講法主要是因為現在每天在期貨市場交易的量,遠遠的高於每天世界上所有國家需求量的總和,所以必然會有投資炒作的嫌疑在裡面。但是既然說是期貨市場,代表交易的絕對不是現實下的產品,而是以時間點作為交易的主要依據,從這點來看期貨交易市場中不合理的價格看起來可以解釋一部份。 現實中,所有經濟學家還是說油價是不合理的上漲,從前兩次石油危機而看,油價在飆漲之後會回到穩定的局面,而且大約是兩年間緩步的上漲,在石油危機的情況下,可能是因為戰爭、 OPEC 的重大決定,造成了 石油供需面產生衝擊(shock),價格迅速的竄生 。油價從今年來突破美捅100美元之後,就好像用喊的不斷挑戰新高點,不過在挑戰150美元大關的時候,二房危機( Fannie Mae 、 Freddie Mac )出現,讓美國從次級房貸以來產生的金融危機再次挑戰另一波的不穩定,誠如很多經濟人士的預言,美國步可能撒手不管,美國大動作的出手,宣示 維護國內金融穩定 、 維持強勢美元政策 ,讓國際油價因為美元走穩的情況之下,開始有泡沫化的跡象。 我之前寫過 富國壓榨的另一途徑:糧食爭奪戰 表示,油價上漲造成了糧食危機,更多人把這個問題丟到新興國家的頭上,這是不合理也不公允的,因為工業國家不應該以自己的利益為考量而去犧牲正在開發國家的利益,他們已經輸在起跑點上面了,當他們要迎頭追趕時,又遭受不公平的社會觀感,反而是再次呈現富國的霸道及無理。同樣的一個層次,在我們論述油價問題的時候,很多主流媒體都會加入一個因素- 新興國家對石油的需求大幅上漲 -來論述,國際油價今年開始不斷走高的局面。 很直觀可以看出來,需求提高造成了價格上漲是標準的供需理論陳述,而 要能夠解決這種因為需求上升產生的價格問題,只有兩個方式一是「減少需求」,另外一個則是「增加生產」。 目前全世界石油生產主要在OPEC會員國中,其他如俄羅斯、印尼等等都是重要的產國,近年也因為高油價讓這些國家獲利,不過看起來是沒有增產的計畫,所以增加生產這部份讓大家都覺得沒有希望,那只好從減低需求開始做起。 減低需求其實一直都在做,換成最常見的新聞語言即為 「開發替代能源」 ,

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蘇花○○公路

Image
從昨天開始有一個很敏感字眼「蘇花『高』」,之後雖然已經改名為替代道路,不過好像大勢已去為時已晚,所有電子媒體都開始大作文章,最主要的內容並不是討論蘇花高蓋了之後跟不蓋之後的問題,可能一部份原因是因為這個問題已經被吵到爛了,蘇花高興建與否的問題已經了十幾年了,至近都沒有定論,只知道環評一直都不會過關,但是大家如果都尊重環評,這個問題應該也不會發展下去,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 環境跟經濟發展兩者看起來是不可共榮的 。 在討論比較無聊的問題之前,我們來看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次的官員們主要是希望給花蓮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這句話其實很有趣,因為內容包含了 「安全」 、 「回家」 這兩個字眼,這兩個看起來是所有人都需要得到的保障,卻在這次的政策中拿出來當做政策背後的目的,如果這個目的是大家認可的,而且也勢必需要做的,那重點在於花蓮人現在欠缺了兩種東西,就是上述的安全與回家。 安全的部份,蘇花公路(省道台9線)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會坍方的路段,因為沿著山壁興建,右邊又正好是廣大的太平洋,台灣是海島型國家又位於亞熱帶,每到夏天幾乎都會有颱風侵襲,頁岩砂岩堆積成的花東山脈自然無法承受襲擊之下,坍方落石隨處可見,單線雙向、停止通行的情況屢見不鮮。 長期以來,花蓮因為交通成本的問題無法快速跟上經濟的發展,所以 人口外移非常嚴重 ,青壯人口前往北部、西部尋找更高的發展機會,但是老年人、幼兒童對青壯年口來說是扶養人口的情況下,很多人並不會把父母、小孩帶出來一起尋找機會,中國人是重視親情的民族每個節日自然需要「返鄉」,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需要「回家」的原因。我曾經跟幾個故鄉在花蓮的人聊天,他們都說每次過年的時候,回家(花蓮瑞穗)大概從台北出發,五六個小時能到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如果是住在台東的朋友,可能需要花費半天以上的時間,回家對他們來說是個艱難的道路。 我們不能否認每個人都有追求安全、想要回家的公平性存在,但是因為交通成本的問題,住在花蓮台東的朋友,這兩項在些階段來說,對他們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很多人可能會說,鐵路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能否認,就花蓮來說替代道路鐵路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如果去過花蓮的人就可以發現,就算我們搭乘太魯閣號前往花蓮僅僅只需要兩個小時,但到了火車站除了計程車以外,沒有其他的大眾交通工具(嚴格來說計程車也不是大眾交通工具),後山是個聚落分散的地方,運輸無疑相當不便, 鐵路只能夠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