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08

企業綠化創造公司與社會「三」贏

Image
從美國前總統高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開始,全世界似乎已經承認全球暖化是一個不可避面的趨勢,不願面對的真相透過大量的資料跟穿插的影片讓全球開始關注環境的議題,而隨著去年開始的能源價個直線飆漲,間接影響到了糧食價格(生值能源),環保、節能、省碳成了最重要的話題,其實除了我們看到許多公領域部門以外,很多私領域企業部門已經把節能省碳當作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在執行了。 針對企業來說,如果今天是不符合利益的事情,很難說服一個想要追求成長的企業去進行任何的節能省碳方案,過去能源價格很低廉,最直接與企業相關的就是電力部份, 以往電力價格便宜 ,在熱帶與亞熱帶的地方夏天因為氣候炎熱需要開冷氣,到了緯度高一點的地方,冬天就一定要開暖氣,這些電氣用品最後一定歸諸到電力之上,而對企業來說一開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是24小時的冷暖氣,電力消耗當然驚人,隨的電費節節飆漲,加上全球環保意識抬頭。認為節能省碳是很重要的社會責任之後,企業當然也不能夠放棄這場戰局。 台北101大樓,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完整建築體,高達500多公尺自然如果整棟都開冷氣之後,電力的消耗非常可觀,加上101大樓善用中國竹節的概念以及融合了現代建築概念的玻璃帷幕,實際上陽光透入更讓室內溫度增加,有鑑於此,101大樓採用了最新的方式 「雙層玻璃」 ,兩層玻璃中間使用氣體填充,讓其中的氣體可以把陽光的熱量吸收,降低玻璃表面的溫度,造成了內玻璃溫度跟外玻璃相差約2度左右,一方面氣體不用時常更換,更不需要任何的能源提供就可以運作,一年讓101省下了不少的電力。 美國過去幾年盛行綠建築的風格,原本只是想要透過環保意識抬頭的情況之下,重新打造一個適合白領階級的工作環境,但是卻發現環境綠化、節能反而讓企業成本下降,所以除了白領階級以外,已經漸漸的延伸到了藍領階級的勞工工作環境,綠建築認證從2000年的46幢到去年底已經達了5417幢,每年都至少呈現倍數的成長,豐田汽車(Toyota)的奧勒岡州波特蘭(Portland)汽車配銷中心較傳統形態的配銷中心能夠剩下6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透過近年科技工法不斷創新,許多新技術被開發出來,綠建築的建造成本只比傳統的高出了1~3%左右,可明顯看見企業綠化的方式能夠帶來的效益遠比需要的成本來的多。 企業開始使用綠化的概念在內部建築之上,雖然單純就成本效益觀念上來考量很重要,不過統整看起來其實能夠達到的不僅僅只是節

下一個危機:人口老化!

Image
最近全球除了亞洲的災情以外最熱門的話題就是糧食危機,隨著通貨膨脹的疑慮糧食價格上升,未來大家面對的糧價看起來會是一大負擔,不過上週公視做了一個專題叫做 國家的遠見 ,講出了一個大家都知道但是還沒有積極處理的問題: 人口老化 。 隨著社會進步,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先進的國家人口金字塔圖形已經轉成 彈頭形 的形狀,也就是老年人口跟幼童人口少,青壯年人口較多,但是那好像是我在讀國中的時代才會這樣形容,看著我已經離開國中快要十年了,幼童人口隨著日子過去會慢慢長大,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需要面對到這個情況,父母生了一個子女,但是一個子女需要養兩個人(父親和母親),隨著幼童人口降低的情況之下,老年人口增加,壯年人口減少,這會原本看起來現代發展的情況會漸漸的產生轉變。 先來看看簡單的統計資料,台灣的老年人口根據 內政部統計 佔10.28%,北歐、中西歐、北美洲、澳洲、紐西蘭都已經在2006年超過了 10% , 日本更是超過了20%達20.8%的水準 ,根據普遍對老年化社會的定義老年人口佔全體人口數超過7%之後就應該算是步入老年社會,看起來現在我們視為先進的國家,政治體制比較良好的國家已經漸漸走向人口老化的問題。 人口老化會產生問題是因為社會對於老年人口普遍有一些特別的定義,例如生產力降低、勞動力不夠活躍、還有老年需要人照顧等等的問題,所以在人口結構之中將65歲以上的老人與14歲以下的幼童一同歸入為受扶養的人口,而15~64歲的壯年時期則視為扶養人口,這樣的歸類方法也使得很多國家認為65歲以上的人就應該要退休,因為他們是受撫養的人口,但是隨著人口老化問題不斷嚴重化,這樣的定義模式跟社會的連動關係卻開始產生了不同的方向。 長期以來左派抬頭的國家以北歐地區為代表,著重社會福利的情況之下,政府得財政收入必須要大幅度的提升,才有可能一直維持在一定的社會福利水準之下,而社會福利保障沒有工作的人,所以當人口老化之後,漸漸的退休人口增多,對社會來說就是形成一筆支出的負擔。一次大戰之後的嬰兒潮大部分出生的人口就是這次人口老化最重要的人口,也為社會財政的惡化帶來了更嚴重的影響,面對人口不斷老化,新生人口不足的狀況, 瑞典開始改變人的觀念 。 之前商業周刊做了一個專題叫做瑞典向右轉,其實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意涵,可是也可以發現社會主義式的政府隨著財政收入的惡化,漸漸的發現左派好像不太能夠長期的施行,在面對人口老化的

憧憬工作「穩定」,來自於對安全感的依賴。

Image
我之前去聽全球人壽跟中時集團合作的論壇,裡面一場是 陶晶瑩(陶子)的演講 ,講到了一個觀點,讓我到限在還是深深的記在心中,她說其實我們都太強調一份「穩定」的薪水了,其實,少吃一點就好,至少還不至於餓死人。當然這從已經衣食無缺的人口中講出來,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但是有一個問題值得好好的想一下,就是我們對工作的定義在哪裡? 講到工作最直觀的反應就是,一定是讓自己每個月有收入,然後這些收入最好足夠養活自己,而且這份收入不會因為突然的變動,而發生未預期的改變,通常我們稱這種薪水領取的行業叫做 「穩定的工作」 ,這裡面最標準的行業就是「公務員」,領國家的薪水,然後不會被裁員也不用擔心退休金領不到的問題。 不過我覺得這個工作的定義會隨著時間點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當我們還是學生滿十六歲能夠開始有打工能力的時候,我們對於工作的定義是,讓我們可以賺到自己的零用錢,讓自己有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只要能夠滿足這個特質的就算是我們的工作,所以便利商店、麥當勞的服務人員,就算是薪水低廉,還是算很不錯的工作,因為只要有收入就是不錯的事情,當然這時候的工作因為還有另外一個主業-「學生」-自然要求也不會太高,很少有人會說我要打工然後年收入百萬的,這個時期別人的眼光也不是覺得你打工賺個幾千塊錢是很差的事情,而是覺得能夠工作吸取社會經驗很棒。 過了學生的時代,接下來對工作的定義會開始有整個大改變,因為 少了「學生」這個保護傘之後,工作變成為的我們生活唯一的主業,定義隨之改變 ,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必須要有 地位 、 收入 還有 穩定 ,如果能夠月入四五萬然後是一個大家聽了會覺得還不錯的工作,加上不用面臨到裁員的風險,這就是我們所謂好的工作,完美的行業,反過來說只要符合這三件事情,也會成為大家積極追求的事情。 地位、收入是很容易量化用主觀來衡量的事情,所以就沒有什麼需要討論的地方,但是「穩定」卻是很特別的一個東西。穩定可以分成兩個不同的部份,一個是 工作時間上的穩定 ,另外一個是 收入的穩定 。 先來看看收入的穩定這個問題,熟悉經濟學的人都會知道有一個「恆常所得理論」,講我們預期的終身財富經過利率的平減之後取平均值,就可以算出我們目前的所得水準,這也是我們當期的收入,比較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把這輩子所有會賺到的錢分到每個月來花,每個月有多少錢可以花用的意思。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忽然得到了

[隨筆] 讀書無用論

今天去安親班聽到一個學生的案例很特別,有個小朋友現在已經五年級了,但是基本的理解、運算能力大概連四年級的程度都不到,每天都讓安親班老師很生氣,我是個愛閒聊的人就聽了一下這個小朋友的狀況,就有長期在安親班服務老師說法,小朋友的爸爸是做泊車,而且直接跟小朋友說,讀書有什麼用,讀了很多書跟賺錢也沒有一樣的關係,還跟老師說,你看你們讀這麼多書,也沒有比我賺的錢多(泊車一個月有十萬多),然後小朋友也當然被灌輸了這種教育。 至於小朋友的部份,小朋友常常不帶作業回家,然後說沒有作業,我想應該是一種欺騙行為,或者是帶了作業卻不想寫,沒有心在學習之上,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要幹麻,純粹是渾渾噩噩的狀態中度過自己的每一天。 這個問題讓我騎車回家的短短十幾分鐘一直在思考「讀書無用論」這個議題,其實說真的當我每次考試考到很累的時候都會覺得,「OOXX,為什麼要唸書阿,真的對我未來有幫助嗎?」但是這些念頭都是一閃而過,然後我意繼續當個nerd,跟自己厚重的課本奮戰,我不知道我的經驗是不是大家的經驗,但是我想讀書到一個境界之後,或多或少會有人懷疑為什麼要唸這些東西。 我必須要先聲明一下,我不是不喜歡讀書的人,也不是大家心中想的那種因為書唸不好,所以開始思考讀書無用論的人,而是真的覺得要考試的時候想找個理由讓我自己不要在意分數,但是都被我turn down了,還是埋首在書堆之中,但是當真的去讀書才會發現,很多東西跟我們的生活會有互相連結的感覺,例如讀經濟學可以放在現實生活中討論、讀政治學可以放在電視新聞上討論,很多學問跟生活互相連結在一起,彼此鑲嵌著。 但是這些都需要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作為基礎叫做基本的知識能力,這部份包含了對文字的熟忍度、對數字的敏銳度、對思考的邏輯架構等等,如果要說讀書無用論,至少我覺得在高中以前的階段都不應該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那些都是基本能力的培養,上了大學之後才真的會有讀書無用論的問題,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文憑普遍的情況之下,讀書無用論好像已經不適用在這個社會之上了,讀書看起來是一個能力表徵,文憑是人生進入職場的許可證,大張一點看起來就會閃閃發亮,太小張了就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但是這當然有一個前提在於我們的工作需求是光鮮亮麗的,不過這就牽涉到太多價值觀的問題。 但是我覺得,讀書無用論絕對不會是在高中以前思考的問題,畢竟高中以前的讀書不是為了以後的工作,而是為了自己。 PS. 這

關鍵字廣告崛起,請上Yahoo!...

Image
美國網路產業最近有一個很夯的話題就是微軟決定不玩了,取消進行兩三個月對雅虎的併購案,但是我這篇不是要打這個主題,畢竟我的看法沒有改變,而且這個主題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Google一下,會看到很多不同的評論,但是這半年來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在我們生活發展,卻跟這裡面所提到的公司Yahoo!有關係。 如果大家看電視沒有習慣在廣告轉台,如果大家走在路上會去關心公車車體廣告的話,會發現最近這半年來有一個很特別的廣告標語,請上Yahoo搜尋「XXX」,今天我看電視的時候看到廣告連網路人力派遣業獨霸一方的 104人力銀行 都在電視廣告上面打上了請上網搜尋「104」,其實這是這兩年大力推廣的 「關鍵字廣告」 ,主要是透過企業跟搜尋引擎購買自己企業的關鍵字,然後讓別人在搜尋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想要出現的搜尋結果放最上面的一種方式,這不是web2.0獨特的產物,因為web1.0的時代就已經有這種行銷模式,但是直到最近才開始擴大。 記得我剛開始接觸網路時候是Netscape的時代,台灣主要的搜尋引擎有很多品牌除了線在還在市面上的奇摩(現為雅虎奇摩)、蕃薯藤(現為Yam天空)以外還有夢想家媒體、酷塞等網站,搜尋引擎一直都是網路上重要的網站之一,也是流量的指標,但是近幾年Google崛起、網路普及後,網路搜尋引擎呈現戰國七雄的局面,才真的受到大家的關注,目前主要的四個搜尋引擎品牌以美國來說就是Google、Yahoo、MSN(Live)、AOL,在台灣的話大概是Google、Yahoo、PChome、Yam天空、MSN(Live),但是掌握核心技術的就是Google、Yahoo和Microsoft這三強了。 講了一段歷史到現況的發展,大家一定會很熟悉一個網路常用的話語,不知道的話去 Google一下 ,Google儼然已經成為了搜尋、找資料的代名詞(動詞),但是台灣的廣告只要是做關鍵字的採用的圖片樣板大部分都是Yahoo網站上那個感覺,不知道是因為故意要使用Yaho的搜尋引擎?還是真的只有跟Yahoo買廣告?但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個關鍵字廣告是說請上Google搜尋「XXX」。 Google號稱網路世界的霸主,擁有超過一半的搜尋引擎市佔率,卻在台灣的關鍵字廣告上缺席,這一點看起來是十分不合理的,所以我特別嚐試了幾個看起來很特別的關鍵廣告,例如「小巢」、「睫毛雨衣」等,來看這些關鍵字是不是真的在Go

[隨筆] 大學生延畢不應歸咎於草苺心態

剛剛看到網路上有一篇新聞「 不想出社會 國立大學生20%延畢 」,我看到這種新聞都會比較敏感,因為我也是個即將要延畢的大學生,但是我覺得這一篇報導感覺上有種不夠周全的地方。記得我剛進大學的新生訓練,校長還公開的鼓勵學生能夠多修個雙學位,因為雙學位會視未來的主流,可是雙學位有一個很嚴重的事情會發生,每一個雙學位大部分需要修超過50個額外學系的學分,畢業學分往往都在200以上,如果對一個大學生來說,四年修完200多個學分,基本上跟自殺沒有什麼兩樣,自然會有多讀一年的念頭。 其實四年拿雙學位跟大學的多采多姿兩者之間存有一種trade-off的感覺,假設我們要修200個學分,代表學生一個學期要修掉25個學分,現在學分在沒有超修的情況之下就是剛好上限是25個學分,但是25個學分基本上很累人,不像高中我們雖然每個星期要上40堂課,不過接觸到的科目基本上就是不超過五六種,但是大學往往接觸的就是超過十種的課程,負擔遠遠大於高中的生活,要唸的書多,也要唸的更廣。 如果說延畢都是因為要逃避社會,我覺得更應該去調查這些延畢的學生有多少人是準備拿到雙學位或者是輔系的,如果不多,可能真的是因為要逃避社會的壓力,但是如果很多是否,我們不應該將延畢認為是這麼不正常的事情,不能否認大學裡面有很多資源可利用,尤其是在國立頂尖的大學之中,光圖書館就逛不完,遑論還有視聽娛樂空間等等。但是我也聽過很多同學跟我說,他們已經覺得人生讀書到一個境界該去休息一下了,所以想要趕快離開校園,讓自己接觸不一樣的生活,這些人的意見往往都會被忽略,畢竟他們看起來是很正常的。 我不懂為什麼要將延畢感覺這麼負面,尤其是大學校長沒有了解延畢的目的,就跟著媒體起舞,實在是讓我有點失落。 PS. 這個月開始推出[隨筆],主要是因為自己有時候沒有空的時候,又有事情想分享,就決定不要給自己有字數的限制,也不要求要長篇大論,就只是短短的幾百字,講講自己的看法,未來有機會在發展成結構比較完整的文章,或許是個不錯的想法喔!!

富國壓榨的另一途徑:糧食爭奪戰

最近全球除了暖化議題以外,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叫做糧食危機,文茜的世界周報連續兩個星期報導這個議題了,看起來全球暖化、油價上升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隱憂叫做糧食價格上漲,不過看來這次引起風暴比較大的國家大部分都是非工業化國家,甚至是一些發展國中家,例如印度、墨西哥、東南亞洲等等。 世界銀行二月底有一篇 研究資料 指出,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其中有一個原因在於 「生質能源」 ,開發中的國家賴以維生的糧食,因為國際能源價格不斷的上漲,被有能力開發的生質能源的國家取用,造成了糧食價格上漲,以前只有墨西哥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因為玉米被美國拿走了,但是現在看起來已經遍及全世界了。 Food prices have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many factors: higher energy and fertilizer prices; increased demand for biofuels, especially in the U.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and droughts in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World grain stocks are at record lows and next year’s prices depend on the success of the next harves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開發生質能源是被大家看起來很不人道的事情,雖然在台灣我們看不出來有太大的糧食危機,畢竟台灣向來都是魚米之鄉,我們有自己生產我們主要糧食-稻米-的能力,所以沒有太大的感覺,但像是菲律賓長期依賴外國糧食輸入的國家,還有泰國、越南等長期輸出糧食的國家,只要有小小的變動,都會使得他們國家內糧食價格還有國際市場有所變動。 能源是有限而且看起來將在很短的時間枯竭的資源,所以價格必然會因為供給面的減少,需求面不斷增加的情況之下,迅速飆升,過去因為能源價格低廉所以大家並沒有動機開發生質能源,不過隨著石油量少的情況之下,石油的價格不斷提高,已經漸漸的快要到達開發新能源的成本時候,自然會有商人願意開發生質能源來取代既有的石油。而生質能源大部分的原料是糧食作物,其中以 玉米 為最大宗,然後還有黃豆、豆類作物等等。 然有能力開發生質能源的國家大

航空業,大不一定就是好

Image
之前美國兩家航空公司 達美航空(Delta) 跟 西北航空(Northwest Airlines) 宣佈要合併,其實我對這兩家公司的歷史並不是太了解,聽說兩家公司去年剛經過重整完畢,沒想到短短的一年兩家公司就已經要合併成為世界上屬一屬二大的公司,這時候讓人想起是不是「大就一定好」的問題,而如果大一定就好,是不是可以適用在航空業?上個月的Newsweek做了一篇報導討論為什麼美國航空業很難有競爭力(詳見延伸閱讀),剛好可以拿來看看航空業的發展。 通常就經濟學的定義來說,要能夠發會大的好處可能是因為大企業會達成幾個前提: 規模經濟、壟斷能力、獨占或寡占的訂價能力 。 就規模經濟的層面來說,通常一個企業在組織小的階段並沒有太大的能力,會受到資金、固定成本的限制很大,加上面對經濟景氣循環影響的應變能力是比較差的,小規模的情況如果發生了一個突發事件或衝擊(shock)的話,但是透過規模不斷的擴大卻可以降低這種風險,而且規模擴大之後,比較有能力去進行議價,有了議價能力自然可以降低成本,畢竟大公司要的資源多比較有能力 以量制價 ,這也是為什麼擴大規模的好處之一。 ... the struggling U.S. airlines do not have even one representative among the top 10 buyers of the much-lauded new Boeing Dreamliners or the Airbus A350s and A380s. 但是從Newsweek的報導之中可以發現,美國的航空公司沒有任何一家有代表性的公司成為波音或空中巴士最新機種的主要採購者,代表就算在取得公司規模擴大的時候,在美國航空業的情況之下,並沒有太大的議價空間,因為 連要去買的動作都沒有 ,怎麼可能會進行到議價的階段。但是就近年的發展趨勢來講,採購新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Since the new planes are up to 40 percent more fuel-efficient,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U.S. carriers will only decay. New environmental rules that raise the cost of transporting jet fuel insi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信"賴"

Image
第二波內閣名單公布,看起來跟第一波差別最大的在於我們看到了很多不認識的新人,不過這已經不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而大家關注的焦點全部在一個職位跟一個人身上「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持續了一個星期的討論,到今天一直都沒有定案,不過經濟面似乎已經開始反應了,股票應聲下跌一百多點,創下馬英九先生當選之後的單日最大跌幅,然後台商、企業大老(郭台銘)也相繼的反應,另外一方面,國民黨內部反彈聲浪不斷。 賴幸媛為什麼會有爭議,這牽涉到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爭議在於他 擔任的位置 ,陸委會全名「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顧名思義就是我國政府掌管大陸相關事務的政府機構,另外還有一個半官方的機構稱為「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俗稱海基會,一個是政府的機構,一個則形式上隸屬於民間,所以要跟中國談判時,大部分對口單位都是民間機構,畢竟在雙方不承認對方的政府存在的情況之下,只能夠用民間的方式進入。這樣的分配模式大概就很像是中國政府下面的官方組織為「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國台辦),還有半官方的「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海協會),因為政治上相互對立的關係下,我們的交流對口單位就是海基會跟海協會,但是政府政策的面像是陸委會跟國台辦,這也是為什麼賴幸媛會有爭議的原因之一,因為所放的職位有其特殊性。 第二個爭議來自賴幸媛個人的背景色彩,賴幸媛擔任過陳水扁政府國安會諮詢委員、台聯不分區立法委員,加上在賴幸媛擔任立委期間,對於親中色彩一律強加砲轟,甚至認為連戰、江丙坤為台奸,其 個人的政治形象 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是綠色的,而且不僅只是深綠,甚至已經到了「墨綠」的程度,如果讓一個反中立場明顯的人主管大陸政策,是否未來兩岸開放的政策會有危機,令人產生隱憂,反而引起了強烈的砲轟。 剩下的大致上就是許多電視評論員說賴幸媛太想要當官了,所以可以讓自己的立場有所更動,根本就不符合德才兼備的「德」,而且賴幸媛向來都沒有完整的行政資歷,當然也沒有所謂的「才」,對兩岸事務並沒有處理的能力。先聲明,我在這邊沒有要為賴幸媛辯護,但是我們可以換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 在討論之前,我們先來想像幾個狀況。第一,假設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在520上任之後,7月初如期的推動包機直航,陸委會的主委是賴幸媛,然後兩岸投資限制鬆綁,金融政策開放;第二,假設7月兩岸包機直航沒有成功,主委是賴幸媛,兩岸走向更加的戒急用忍;第三,假設7月包機直航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