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為股市的落後指標(以美國為例)

美國每月都會公布許多經濟數據,失業率是市場觀察的重要指標之一。每月第一個周五,許多總體經濟報導都會顯示美國失業率,股市也跟著連動,觀察股市的時,許多人習慣去找一個指標,並利用指標來判斷盤勢的走向。然從失業率的情況來看,失業率對股市的反應是所謂的「落後指標」。 首先,股市指數是每天都變動,且是可以獲得的資訊中,最「即時」呈現的,當股市有開盤,每分每秒都可以看到股市指數的變化,所以在判斷指標的時效性上,我們會以股市資訊時間點為基準,而失業率為月度資訊(每月公布一次),時效性遠不及於股市。從 2003 年 1 月至 2013 年 9 月的圖表來看,當股市已經漲或跌一個波段後,失業率才跟著下跌或上漲。2003 年至 2007 年的股市多頭走勢,2003 年 2 月股市觸底 (7891點) 至 6 月失業率才見高點 (6.3%) 開始下降,延遲的時間約一季;2007 年股市出現波動接著 10 月金融海嘯,進入空頭市場,失業率至 2008 年 4 月才開始一路往上,這次約有兩季度的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