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對政治人物沒有Honeymoon


這個星期的NEWSWEEK有一則很有趣的報導文章《A Perennial Press Opera》,翻譯成中文叫做「一場一再上演的新聞歌劇」,副標題下的也還蠻驚悚的:Be serious! Give us access! The roots of the Clinton-media tension.

這個報導主要是在講說目前美國媒體好像比較不喜歡希拉蕊(Hillary),往往在新聞的處理上面比較偏向負面的詮釋,可是在針對希拉蕊的勁敵歐巴馬(Obama),或共和黨的準總統候選人麥侃(McCain)的時候,都沒有下這麼重的手。大家覺得媒體是不是已經開始選邊站了,這篇文章就是在分析這個現象為什麼會產生。

文中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希拉蕊已經在白宮跟新聞界的連結上面出現過八年了,從她先生柯林頓(Bill Clinton)執政的八年以來,柯林頓一直都是媒體寵兒,身為第一夫人的希拉蕊也很搶鏡頭,就好像之前的甘迺迪總統一樣,長期的擁有媒體的版面和曝光度。這一點是現在其他參選人沒有的,最大的差別,卻造成了希拉蕊現在在媒體處境的弱勢。

But in the realm of press rela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Hillary Clinton and Barack Obama or John McCain is that she has lived for eight years in the White House and they have not.
【譯】但在新聞界中,希拉蕊與歐巴馬或麥侃最大的不同在於,她八年的白宮生活曾是媒體注目的焦點,其他人沒有。
文章順著這個原因開始討論起來,中間有許多因素不說,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美國的媒體界面對長期以來都有曝光度的希拉蕊,熟練的新聞操作方式,感到厭煩了,反而是很少跟媒體接觸的毆巴馬讓媒體更有興趣。雖然希拉蕊所提出的政見比較務實,比較有經驗的食物政策,然吸引力遠比歐巴馬所構思的藍圖小,缺乏實務經驗的毆巴馬提出的政策希望大過於實際,但是最後一句"yes, we can",反而深深的打入了媒體。



上面的影片可以看出,歐巴馬的演說功力是極具有改變(Change)的意味,而且雖然他沒有實際的經驗,但是最後一句"yes, we can",也深深的讓大家相信,沒有錯,美國經過八年的苦難期,應該要改變了,而且我們可以做到改變,因為"yes, we can"。看著歐巴馬的演說,還有報導之後的想法,我們把同樣的角度拉回來台灣,卻發生不一樣的事情。

台灣的媒體對政治人物好像沒有期限以及階段性,雖然媒體貴為第四權,是需要有監督的能力,不過台灣的新聞台長期以來都呈現政黨或者政治色彩嚴重的情況,所以對任何的政治人物的解讀其實是各取所需,所以造成了,一則新聞不同的新聞台,講出來的事情,拿出來的畫面,擷取出來的每一段話,都不同,造成了詮釋不同。但是沒有一則新聞是造假的,只是大家拿到自己要的部份,來剪接解讀,只能說我們處在資訊不對稱的環境,不過多看幾來新聞台就會知道大部份了。

可能媒體在政治人物出來的時候,會有一段蜜月期,雖然很短,但是可以提供一段時間讓大家了解這個政治人物,比較全面性的人格、思想邏輯等等,之後媒體回到第四權的方式,進行監督。不過在台灣看起來是沒有這個階段,反而就是直接進入了蜜月期,所以大家除非有興趣自己尋找,很難從電視媒體之中發現這些人的政策、特質等等,一開始就是監督,最後反而流於單面向的批評。

另外一個在這邊報導可以發現在台灣不同的地方是,台灣目前的政治人物都是已經徜徉在媒體界多年的人,不論是哪一位總統候選人,媒體還沒有任何厭倦的打算,可能是因為台灣目前新聞台競爭太過激烈了,只要有新聞不跑一定會被K,所以不管什麼新聞,不管新聞有沒有價值,只要有人出現,就一定要有記者出現,然後透過不斷的追問,可能找到一點點的答案跟方向。惡性競爭之下,媒體實在是沒有什麼新聞可以說,一則新聞可以做好多則出來,就因為要拉時間長度,反而把資訊切的太過於片面,造成了各說各話的情況,又另外開許多政論節目來討論,只不過真的要中立的政論節目,其實很難找到,就算有找到,也一樣會讓其他不同立場的朋友,批評為他黨的打手。

不過這也要平反一下,近年來台灣沒有什麼新進的政治人物,大型選舉一直都是回鍋炒,不知道是因為台灣發生了虛耗八年,還是教育改革失敗,或者是當權者不願意培養的問題,現在被政黨認為能夠打大型選戰的人都是老面孔,不是新面孔,可能是民進黨四大天王(好像已經漸漸殞落),或者是國民黨兩大龍頭,都是老面孔,也都徜徉在政治中超過十年,沒有新對象的情況之下,只好跟舊的人物不斷的打交道,不像美國有新人,大家對希拉蕊就會比較苛刻。

看了許多關於美國大選的報導,尤其是關於歐巴馬的,一直都覺得,台灣或許也需要一個歐巴馬出現,告訴我們一個可能遙不可及的理想,就是"Change",然後振奮我們跟我們說:"yes, we can."

圖片來源:http://www.newsweek.com/

PS. 這篇文章打起來很沒有感覺,可能是因為台灣跟美國的政治環是有很大的差異,不然就是周末假期來了,所以我就比較沒有精神打文章,不過大家可以看看啦,文字有點不順,思考沒什麼邏輯。

因為明天要打專欄文章,所以本月流量報告延後一天在3/2後發布喔!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