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


兩個月來金融風暴不斷的侵襲全球,在美國最重要的消息則為所有單純只做投資銀行業務的大型投資銀行全數宣告消失,除了之前遭到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 Chase)收購之貝爾史登(Bear Stearns)之外,第四大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宣告倒閉,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接受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收購,第一大及第二大的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告轉型成為銀行控股公司(Bank Holding Company),以期盼可以得到更多來自於FED和FOMC的現金融通。

對台灣人來說,非本科出身的人,很少知道這些地區的分別,先說明一下這三種不同的金融機構以及FED,如果要說與台灣對應的話大概就是「投資銀行=綜合券商」;「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銀行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FED=中央銀行」。

1. 投資銀行:美國早期並沒有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區分,1933年,美國經歷大蕭條以來的復甦時期,美國產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失業率攀升到25%以上,在風暴過後美國參議院重新檢視了問題產生的原因,認為當時大型的金融機構是造成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所以決定將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業務分開,以分開兩種業務操作性質不同產生的風險,制定出Glass-Steagall Act,最出名的分家即是我們現在大小摩兩家銀行,原本均屬於摩根集團(J.P. Morgan Co.)分為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商業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2. 商業銀行:同為1933年之後的產物,就如同我們台灣熟之的商業銀行運作模式,主要的業務為存放款,可以針對需要的資金進行融通,當然其他的投資類別主要為債券類的商品,也可以投資股票等業務,但需要在一定的規範之下進行,例如存款準備率,資本適足率的情況都需要吻合。

3. 銀行控股公司:1999金融現代化服務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通過就是台灣所謂的金控公司,能夠整合其他業的業務,也形同廢止1933年制定之Glass-Steagall Act,自始美國金融體系進入一個戰國時代,花旗銀行與Travelers Group合併成為花旗集團(Citi Group),各大金融機構也希望成為全面性的金融控股公司,讓自己有更多的利潤來源,卻只需要承擔更少的金融風險。

4.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不過不像台灣的中央銀行單純有一個機構組成,美國由於政治體制為聯邦政府(United State),所以中央與地方分權明顯,FED是由12個地區成立的聯邦準備銀行(FRB, Federal Reserve Bank)組成,紐約之FRB為當然理事會之常任理事,其他則由各地區選出,不過主到美國整體的金融政策以及總體經濟的問題,還有控制聯邦準備利率(Federal Funds Rate),職權基本上就是中央銀行,負責銀行的監督、管控以及融通。

大致上美國的金融體系就是從這四個方面著手,1999年通過金融現代化服務法案之後,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可以合併,但是因為如果有商業銀行體系存在需要管控的內容就相對嚴格,投資銀行也就是台灣的綜合證券經紀商主要管轄單位為證期會,不受FED以及財政部大部分規範的約束,所以可以承做高槓桿(high-leverage)的操作,當然也能夠創造可觀的報酬,19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期,整體華爾街高度景氣的時代,加上利率低的時代,進行高槓桿操作,反而創造了龐大的利潤,自然投資銀行稱道。

但是投資銀行主要的業務為承銷(underwriting)、自營(dealer)、經紀(broker)三項業務,期中並沒有涉及存款的業務,自然受到的管控較小,在證券、債券市場景氣的時候,可以靠著承銷的業務創造龐大的利潤;商業銀行需要接受存款,就會計學的收支表(balance-sheet)來說,存款對於銀行是負債,FED介入較深。

不過因為沒有接受存款的功能,所以自有資本成為投資銀行重要的根基,而大部分的自有資本使以票券的方式保持之下,如果對於這些票券保證的公司例如AIG等等,當他們的underwriting功能喪失之時,則必須要記入資產減損,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投資銀行兵敗如山倒的原因,因為很容易產生現金的流動性風險,沒有太多的資本可以計入減損的資產,最後只能夠被迫宣告破產或者出售業務以換取現金,之前美林(Merrill Lynch)在2006年底即將自己的資產管理部門出售予貝萊德集團(BlackRock)以換取現金。

但是商業銀行因為有吸收存款的功能,所以在現金流量上面可以有部分承擔的壓力,此次受傷慘重的花旗銀行(Citibank)已經損失逾600億美元,但由於其業務多元,手上持有的現金流量尚未產生流動性的問題,所以即使計入資產減損還是能夠維持日常業務運作的能力,只是可能在財務報表上面有很大幅度的衰退。另外更明顯的例子是保險業,AIG其他資產多為保單以及不動產,如此以來產生的短期的流動性風險沒有辦法有足夠的資金,所以需要FED借貸去解決當前的問題。

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對國人來說或許是比較陌生的名詞,但是其實我們國內已經有許多這些情況,反觀台灣由於文化的不同,其實會採用高風險投資的機會不高,而且普遍使用的槓桿比率也遠不及於美國的大型投資銀行,而台灣主要是以商業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其次為保險業和証券業,很難會向美國發生一樣的狀況,一夕之間,大的券商忽然倒閉,造成了所有銀行投資的資產大量虧損,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國內的金融商品種類遠不及於美國的金融商品種類,使用券商的機會也非常的少,而且很少大型券商是單一券商功能的,幾乎皆隸屬於金融集團,風險分擔的功能存在

但也因為如此,台灣的金融商品過少,在資金過多的十年之間,大量的資金流入華爾街,造成了這一次「美國打噴嚏,全球重感冒。」的情況,雖然每個投資大師都做了不同的預測,但是在不景氣的時代依然有景氣的一面,景氣永遠都是循環的,金融產業也是如此,景氣永遠都是循環的,但是要多久,現在或許還是不知道。

圖片來源:http://www.bradenton.com/

延伸閱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