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降雙卡利率,恐引發呆帳危機


金融風暴席捲全球,讓各國央行紛紛進入低利率甚至達到零利率的時代,不斷的以寬鬆的金融政策希望能夠引起資金更寬鬆的運用,在台灣央行連續半年來快速調降利率,目前已經達年利率1.5%的水準,五大行庫的平均定期存款利率也紛紛跌破1%的水準,存款利率調降,放款利率是否調降也成為大家主要討論的話題。

自房貸開始調降以來,政府認為因為利率調降之後銀行資金取得成本降低,所以以利差為主的銀行業應該要主動調降放款利率,以反映成本的下降,其中最高的雙卡(信用卡、現金卡)循環利率自然被拿出來討論。

礙於政府政策的問題,銀行是高度管制性的產業,換句話說,銀行是受到政府監督嚴謹的產業,配合政策可能會讓自己比較好營運,所以銀行紛紛願意調降雙卡循環利率,約莫降至3~18%百分點,以嘉惠目前使用循環利率的800萬持卡人。

但美林金融產業分析師程淑芬也公開表示,如果雙卡循環利率低於14%,銀行並沒有辦法獲取利潤,純服務性。2006年台灣經歷嚴重的雙卡風暴,也讓主要的發卡銀行對於使用信用卡融通的客戶,又更嚴謹的審核。

金融產業有一項重要的獲利模式,也就是大家最常聽到的利差,藉由低成本的資金吸收(存款)然後用高收益的方式放款,已獲取其中的利率差異。就此模式,一般的利率決定應該要緊緊的與「成本」的概念連結。

不過雙卡的循環利率不僅單純只有在反映成本的問題。其中還隱含違約(default)的危機,而且雙卡由於使用「信用融通」的情況,當違約發生之時不像其他抵押性貸款可以有財產的補償,信用貸款,只要違約受影響的是個人信用,沒有現存價值利益存在其中

循環利率隱含了資金成本外,還有高度的違約(default)風險,主要為了反映市場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mation)的問題,銀行除了依據長期的使用習慣作信用優劣的依據以外,對於每個借貸者的信用程度所知有限,這次調降的準則很明顯的就是按照這樣的邏輯而來,長期信用良好(繳款正常、無不良紀錄)調降幅度較大,而較不良的借貸者,能夠得到的調降幅度的確空間甚小。

如果政府仍然以資金成本甚為便宜為由要求調降循環利率,調降會造成兩個效果:第一、使原本已經在動用循環利率的人鬆一口氣;第二,讓還沒動用循環利率的人產生較大的動用動機。

政府目前政策走向主要在第一的議題上面打轉,希望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能夠降低雙卡循環利率動用者的負擔。但是這也是高度增加銀行成本的問題,因為對於銀行來說資金成本下降沒有辦法全部抵銷違約風險,為了減輕借貸者的負擔,反而可能會造成放款者高度的風險

第二種效果,引起了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的問題,如果原本的高額循環利率可以遏阻不良借貸者進入借貸市場的話,調低利率反而吸引了不良的借貸者進入市場,雖然調低利率也會使得好的借貸者更願意借錢,是否能夠達到互相平衡甚至憂大於劣,其實以華人普遍的借款習慣來說,很難。

調降利率可能造成銀行無利可圖之外,還可能引起不良借貸者進入市場的情況之下,反而可能造成銀行又再度面臨雙卡的呆帳風暴,在2008年全體金融業不景氣的情況之下,金融業已經不能夠再次面臨衝擊,政府除了就資金成本面考量以外,也應該思考,如何有效的解決市場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否則呆帳風暴可能再次襲來。

圖片來源:http://www.hamthorne.co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