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率狂降,真的能救台灣的經濟嗎?


這一個月以來,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由33.6狂貶至35.1之後又大幅度的反彈到34.9的水準之上,而利率雖然今年初(1/8)調降一碼(0.25%),又在2/19公佈出口大幅度衰退後調降一碼,來到1.25%,這是前所未有的低利率時代。

匯率、利率在台灣都是由中央銀行主導,這兩樣政策是央行相當重要的工具,從政治經濟面來看,其實很明顯地刻意壓低匯率,應該是受到一月公佈出口衰退逾50%的影響,同一時間也宣佈調降利率。

根據總體經濟學的定義,在國民所得帳(GDP=C+I+G+X-M)之中,的確如果我們能夠增加消費(C)、投資(I)的話,國民所得(GDP)可以上揚;淨出口(出口(X)-進口(M))也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回到這個政策面向,匯率下降的確能夠造成出口的增加,「有可能」讓淨出口成長帶動GDP上升;調降利率,也會吸引存款流出,增加投資、消費。

但是,這一切都是透過課本的模型推倒而出的理論化結果。實際上,台灣的經濟有自己的特色,雙率狂降可能不是一帖良藥,卻一樣造成「苦口」的效果。

1. 偏高儲蓄率:台灣儲蓄率超過30%,平均每個人賺100塊錢之後,會拿30塊去銀行存款,隨著人口老化的來臨,有很部分民眾是靠退休金定存產生的利息所得去配置支出的。

利率下降的同時台灣五大行庫定存第率已經跌破1%,很多人的利息收入銳減,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消費意願,如果利率持續調降,配合上平均壽命的延長,並沒有辦法帶來增加消費的結果,更可能會因為中華文化保守的性格,弱化消費慾望。

2. 進出口皆重當我們在談論到台灣出口下降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台灣進口銳減的事實,一月份台灣進口減少56.5%,台灣是高度依賴出口創造產值的國家,卻也高度依賴進口產品的國家,匯率貶值是兩面刃,當我們出口價格更有競爭力的時候,進口價格也會飆漲。

南韓二月份順差(出口>進口)32.9億美元,是因為韓圜高度貶值之後,出口減少的比進口少。台灣應該要注意此現象的發生,畢竟台灣進口品項多為生活用品,如果進口銳減,可能內需市場沒有消費力道。

3. 高度不穩定:因為台灣仰賴出口貿易甚多,長期以來台灣匯率呈現「易貶難升」的情況,造成既定的金融機構、進出口業者也依循這樣的模式進行避險的方針,去年台北大幅度升值,壽險、出口商大量的外匯曝險,便是因為沒想過台幣會突然升值。

如果匯率市場呈現高度不穩的情況之下,業者將會無所適從,與其穩定在一個低水準的匯率之上,不如持續的確保台幣兌美元的匯率區間性的穩定,以免大家習慣於一種操作方式,卻又難以面對突然來臨的衝擊(shock)。

利率、匯率已經來到了空前低的水準之下,台灣央行已經沒有更多的政策工具可以幫助經濟成長,台灣不如美國的條件,當今天如果真的來到零利率、40台幣兌1美元時,可能造成了反效果,當大家存錢的報酬減少,總體經濟學裡面所言的終身財富減少,會減少當期的消費(所得效果),可能直接衝擊利率下降,儲蓄湧出(替代效果)能帶來的好處。

台灣高度依賴進口情況之下,匯率貶值在低水準,也會墊高了進口的成本,經濟復甦第二階段需要由內需市場接手,價格上漲對於內需市場可能帶來消費力不足的隱憂。

經濟復甦的第一階段採用短期的刺激政策,第二階段應該從基本的經濟、金融面下手,轉型原有的經濟架構,適度的提升內需市場,強化未來經濟體系,但是按照總體經濟學上面所言,狂降利率以及匯率,日本已經失敗過一次(1990年代的泡沫化)了,亞洲不同於西方國家,應該找出自己的道路。

圖片來源:http://www.exchange-rates.org

延伸閱讀
PS. 思考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可是打出來的確還需要時間跟力氣,這個月的課題就是「determination」。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V)

Google+ 留言框整合入 Blogger,看 Google 社群網戰新策略

數學不好?其實這大多都是國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