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綠化創造公司與社會「三」贏
從美國前總統高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開始,全世界似乎已經承認全球暖化是一個不可避面的趨勢,不願面對的真相透過大量的資料跟穿插的影片讓全球開始關注環境的議題,而隨著去年開始的能源價個直線飆漲,間接影響到了糧食價格(生值能源),環保、節能、省碳成了最重要的話題,其實除了我們看到許多公領域部門以外,很多私領域企業部門已經把節能省碳當作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在執行了。 針對企業來說,如果今天是不符合利益的事情,很難說服一個想要追求成長的企業去進行任何的節能省碳方案,過去能源價格很低廉,最直接與企業相關的就是電力部份, 以往電力價格便宜 ,在熱帶與亞熱帶的地方夏天因為氣候炎熱需要開冷氣,到了緯度高一點的地方,冬天就一定要開暖氣,這些電氣用品最後一定歸諸到電力之上,而對企業來說一開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是24小時的冷暖氣,電力消耗當然驚人,隨的電費節節飆漲,加上全球環保意識抬頭。認為節能省碳是很重要的社會責任之後,企業當然也不能夠放棄這場戰局。 台北101大樓,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完整建築體,高達500多公尺自然如果整棟都開冷氣之後,電力的消耗非常可觀,加上101大樓善用中國竹節的概念以及融合了現代建築概念的玻璃帷幕,實際上陽光透入更讓室內溫度增加,有鑑於此,101大樓採用了最新的方式 「雙層玻璃」 ,兩層玻璃中間使用氣體填充,讓其中的氣體可以把陽光的熱量吸收,降低玻璃表面的溫度,造成了內玻璃溫度跟外玻璃相差約2度左右,一方面氣體不用時常更換,更不需要任何的能源提供就可以運作,一年讓101省下了不少的電力。 美國過去幾年盛行綠建築的風格,原本只是想要透過環保意識抬頭的情況之下,重新打造一個適合白領階級的工作環境,但是卻發現環境綠化、節能反而讓企業成本下降,所以除了白領階級以外,已經漸漸的延伸到了藍領階級的勞工工作環境,綠建築認證從2000年的46幢到去年底已經達了5417幢,每年都至少呈現倍數的成長,豐田汽車(Toyota)的奧勒岡州波特蘭(Portland)汽車配銷中心較傳統形態的配銷中心能夠剩下6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透過近年科技工法不斷創新,許多新技術被開發出來,綠建築的建造成本只比傳統的高出了1~3%左右,可明顯看見企業綠化的方式能夠帶來的效益遠比需要的成本來的多。 企業開始使用綠化的概念在內部建築之上,雖然單純就成本效益觀念上來考量很重要,不過統整看起來其實能夠達到的不僅僅只是節...